拯救小博物馆

“博物馆作为基层文化教育单元,重要的是让其真正发挥自己的功能。”

“许多小博物馆基本上成了存放陶片瓦罐的库房。”

“我们有时候真的就是碰运气去敲开一扇扇封闭的大门,然后像卖保险一样,把自己推销给他们。”

但“馆语计划”团队一直在坚持,逐步走向成熟,如今已覆盖到西部地区45家中小博物馆,惠及县乡儿童及家长3万余人次,点亮了很多西部县乡地区文化的星火,惠及很多渴望知识的人们。

困境中的小博物馆

“众所周知,博物馆作为历史的载体,珍藏着人类文明的宝藏,是民众教育服务的重要文化阵地,对青少年儿童而言更是帮助其了解历史、认知文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的重要渠道。”张涵喻介绍。

从2008年开始,我国各级公立博物馆实施免费开放政策以增加博物馆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人进入博物馆感受文物的魅力。“但是,许多博物馆,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小博物馆长期处于‘无人问津’状态。”张涵喻说。

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博物馆以中小型居多,国家文物局官方网站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有地市级及以下中小博物馆3198家,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51.7%。中小型地方博物馆已成为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基础。

“这些博物馆馆藏稀缺,观众十分有限,而观众的稀缺又导致博物馆存在严重的生存问题,无心兼顾教育功能,造成独特的文化遗产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关注。”在张涵喻看来,这样的恶性循环让博物馆更失去了文化传承的价值。

而与此同时,很多地方青少年出了校园“无处可去”。据兰州大学文化多样性保护调研项目调查显示,全国县市级博物馆儿童受众不足10%,全国范围内有76%的博物馆既没有儿童展览、也缺乏教育服务。西部中小型博物馆的资源被严重浪费,博物馆并没有充当好“教育者”的角色。

如何充分挖掘中西部地区中小型博物馆的现有资源优势、激活这部立体“百科全书”的育人功能?这成为兰州大学文化行者团队的重要课题。

如何让陶片库房真正“活”起来

2013年,一支由兰州大学学生组成的小团队联合四川大学校友前往北川羌族博物馆帮助当地人进行汶川地震5周年的援助建设。队员们发现,北川羌族博物馆虽有外来资金支持重建,但缺乏专业人员与后续资金维护,博物馆工作人员只把博物馆当作旅游景点或是标志性建筑,并没有明确博物馆作为文化教育中心的职能,对自身定位也含糊不清。

于是,团队在北川羌族博物馆开启了“羌韵馆语”活动,开始了第一次和中小博物馆的合作。

羌族人居住在高海拔地区,终年云雾缭绕、恍若仙境,因此享有“云朵上的民族”的美称。结合这一特点,团队协助北川羌族博物馆举办了“云朵上的故事大会”和“原上的云影子”两个以羌族文化为主题的儿童观览活动,宣传羌族的历史故事及文化内核,并联合举办了羌族儿童话剧《大禹治水》汇报演出。2014年,北川羌族博物馆正式成为当地中学的社会实践基地,并获得了政府购买服务,极大地改善了博物馆资金不足的状况。

有了“羌韵馆语”活动的经历后,许多同学发现自己家乡的中小博物馆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资源匮乏、技术不足、人员短缺等问。这些问题似乎是中小博物馆共同的症结,“许多博物馆基本上成了存放陶片瓦罐的库房”。

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生活着以甘肃省为主要聚集地的少数民族裕固族,其民俗文化,尤其是音乐文化极富特色。然而由于人口稀少等多方面因素,裕固族语言普及程度越来越低,不少裕固族儿童基本不懂裕固语。当时,肃南裕固族博物馆仅设置了少量单调的展板与图片作为裕固族文化导览,以民族语言为载体的音乐文化遗产亟待关注与保护。

文化行者团队在博物馆开办童声合唱团,教孩子们学唱裕固族民歌,增加裕固族儿童学习民族语言的机会。同时,根据裕固族童谣与神话传说创作剧本,排练裕固族文化舞台剧,让孩子们能够在裕固族博物馆得到沉浸式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裕固族文化得到延续。

“博物馆作为基层文化教育单元,重要的是让其真正发挥自己的功能。”张涵喻说。如今,肃南裕固族博物馆也获得了一项政府购买服务,并鼓励讲解员进入学校、社区进行讲解,开办流动展览。博物馆在当地人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真正“活”了起来。

陆续帮助了几个西部中小博物馆后,团队成员逐渐意识到,“再不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做了,必须把服务的博物馆连成体系,才能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2015年,团队成员将帮扶西部中小博物馆这一项目正式命名为“馆语计划”,“馆语计划”由此诞生。

实施“馆语计划”

“我们有时候真的就是碰运气去敲开一扇扇封闭的大门,然后像卖保险一样,把自己推销给他们。”张涵喻说。

一次,在得到西部某县博物馆同意合作的消息后,团队成员按照规定时间到达了目的地。而对方却反悔了,令十几个大学生站在博物馆前面面相觑。

可箭已在弦上,又怎能轻言放弃?

“我们秉持两个词,一个叫‘相信’,另一个叫‘硬做’。”团队成员每天早上一开馆就守在门口,向工作人员说明自己的来意,对他们解释项目的意义、模式及成功案例,希望他们允许项目在该博物馆落地。或许是被这群“娃娃们”的真诚与坚持打动了,博物馆最终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在项目团队的协助下,该博物馆开设了24课时的“青少年博物馆传统文化科普教育课程”,与当地学校合作开展了主题暑期夏令营,向当地青少年普及当地社会历史、文化风俗等,引导青少年积极思考新时代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搭建起良好的“博物馆-学校”合作机制。

2017年,“馆语计划”项目团队首次进入天水民俗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该馆主任时际军的一句话让人记忆犹新:“大学生肯深入西部地区为博物馆做这样的事情首先就是值得敬佩的。”

每当项目团队要举办社教活动时,时际军都会提前5天甚至一周的时间发动周边资源,帮助团队在线上线下进行宣传。5年过去,团队共协助天水民俗博物馆开展社教活动15期,总社会服务时长超70小时,服务人数达到3000人以上。

在“馆语使者”们的帮助和陪伴下,很多西部基层博物馆从一个“无名小馆”升级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博物馆不仅在于它拥有什么,更重要的是它以其有限的资源做了什么。”说起这些,张涵喻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自2013年启动以来,“馆语计划”项目汇聚558名有志青年,总计为超过2500名儿童累计开展67期教育活动,协助博物馆标记馆藏特色并形成创新核心教育工具92个,开展创意教育活动400余次,共计3万人次儿童及家长参与并受益。

收获与未来

在开展“馆语计划”行动中,团队的志愿者们同样收获着别样的成长。

起初在支教活动中,志愿者们通过制作PPT为孩子们讲解文化知识,但收效甚微。经反思改进,志愿者们设计出一系列互动教学活动,与孩子们一起做手工、玩游戏,寓教于乐,大家很快就被这种边玩边学的教学形式所吸引,沉浸其中。

从此,经常会出现一次支教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的眼中满是不舍,会不约而同团团围住志愿者,追问他们还会不会来。

坐在离开博物馆的车上,身后远远地传来一阵阵稚嫩的歌声——那是孩子们在自发唱起志愿者教给他们的歌曲《送别》。“后来,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一闭上眼,孩子们的歌声总是会萦绕在我耳边……我也相信我们的志愿者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动人的故事,支撑着我们在困难时继续前行。”

这些年来,年轻的兰大团队成员一拨接着一拨干,致力于推动高校和博物馆联动,把资源有限的博物馆打造成拥有无限未来的儿童教育服务文化乐园。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馆语计划——活化西部中小博物馆儿童教育服务的践行者”以其新颖的创业思路和可持续的活化造血机制赢得评委专家的青睐,荣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全国银奖。

“我想高校的创新创业项目也好,公益服务项目也好,最大的特点并不是盈利,更多的意义肯定是引领教育,也就是育人。”张涵喻说。

“馆语”团队还有一个大大的梦想——联合更多兄弟高校,吸引更多志愿者参与其中,将“馆语计划”逐步推广辐射到全国各地,让地方中小博物馆能够真正实现教育功能,为孩子们提供“第二课堂”最好的活动空间,真正点亮基层文化的星火。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 通讯员 任妍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7头条 » 拯救小博物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