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霍城晃晃村:天南海北新村民 在这里找到面包、诗和远方

作者 朱贺

“来到晃晃村,走路一定要晃晃悠悠的。”这是新疆霍城晃晃村的名字由来。与法国普罗旺斯处同一纬度,村庄在十几年前开始发展薰衣草产业,围绕紫色经济做文章,一改贫困面貌。2019年起,当地再焕新颜,以“诗意田园风光”为主题打造集特色民宿、餐饮和民俗为一体的旅游观光线,目前已建成民宿点38家、床位300张,“晃来了”返乡创业的青年学生、从南方飞来的“候鸟族”从业者,当地村民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栖居诗意的经营者

“6月花期一到,坐在落地窗前可以看到极美的薰衣草田,每天的夕阳也不一样。”家乡安徽、在广州打拼多年的范小芳,因为一次旅游“爱上了晃晃村”,目前经营“遇见香野”民宿已逾四年,年营业额可达百万元(人民币,下同),在村中打造的第二家民宿“遇见繁花”将于6月中旬营业。

晃晃村第一书记马玉介绍,村中目前处于运营状态的民宿有26家,从业者多像范小芳一样来自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这些从天南地北相聚在晃晃村的业者,闲暇时常与当地村民聚会,已将自己视作新村民。

“瓜果蔬菜遍野,蓝天白云清澈,这里就是我想要的漫画生活。”杭州女孩俞丹青早年便涉足民宿领域,四年前与合伙人来到晃晃村开设了一家花园餐厅,院里种了三四十种花。往来游客落座其中、品尝美食,亲近自然的气氛十足。小店取名“蔓于野”,是因为俞丹青希望人生路途就像野花一样,“生命力顽强,尽情绽放,蔓延开来,如花在野”。

坐落在村口的晃晃咖啡,主理人张奕受村干部邀请为村中民宿设计软装,也被当地种类丰富的蔬果、开满后山的野花深深吸引,就此留下,打造了一家在社交平台颇受欢迎的“网红”咖啡馆。在她看来,“在这里生活不会厌倦,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可以体验”。

受气候影响,许多北上西行的从业者们如同“候鸟”,多在每年四月至十月间接待游客,之后便飞回家乡过冬,待到春天再来。肆沐民宿的经营者、来自乌鲁木齐的迟萍本也做此打算,待久之后却不舍得离开。

自幼爱马,迟萍在民宿小院里盖起马厩,实现了“骑马自由”,“每天要围着村子跑一圈才觉畅爽”。尽管冬日里的晃晃村达零下三四十摄氏度,但能与伙伴们骑马观看颇具特色的叼羊表演、在山坡间滑雪,她十分享受这种慢节奏生活。

“逃离”城市的年轻人

近年,不少厌倦城市快节奏生活的年轻人选择辞掉稳定工作、短暂停顿,来到田野乡间生活一段时间,感受不同状态。

26岁的重庆女孩官正玲通过以工换宿的形式在晃晃村生活,闲暇时四处走走,体验当地民俗风情。两个多月,她前在互联网上看到晃晃村民宿的招聘信息,一直很喜欢新疆,“一冲动”便来到了这里,目前在蔓于野花园餐厅工作。

不计较工资多少,也不做长期停留,官正玲说,像她这样的“旅居一族”在晃晃村十分常见,约有20余位。“遇见香野”的民宿管家肖肖也是其中一员。这位来自陕西的26岁女孩,在短视频平台刷到游客在新疆滑雪的视频,便对这片风光秀丽的地域产生兴趣,今年三月来此工作。

来疆前,肖肖以同样的方式旅居云南,接下来打算去内蒙古或贵州等地,感受不同风貌。她说,“尽管这种生活状态算是‘穷游’,但确实满足了我对远方的向往。”

笑容满面的马叔

为响应村中“民宿热”,从事薰衣草种植已十余年的当地村民马忠良,将自家院子改造成农家乐,提供游客餐饮服务,因热情好客被往来年轻人亲切称作马叔。

祖辈在此定居,61岁的马忠良借由小院过上了崭新生活。他笑着感慨,“年轻时没挣到大钱,如今退休了,钱却送上门来”。从前靠十余亩地种植薰衣草,马忠良的年收入约为五万元;如今农家乐带来大多数收益,加之将薰衣草田承包出去的收入,“钱包鼓了一倍”。

观察到发展民宿的广阔前景,家在当地的大学生王海鹏开设了悠悠民宿,将自家院子打造成了欧式小屋。马玉介绍,村中有像王海鹏一样回乡创业的年轻人,更多则选择将院子流转出去,20年的土地流转所得至少有50万元,自己继续从事耕地或外出务工,与从前仅种植薰衣草相比收入大幅增加。

打造特色民宿经济的同时,当地水电、公共卫生系统等配套设施也随之优化。漫步村中,除了路旁争相盛放的野花,宽阔整洁的马路和太阳能路灯也随处可见。这些肉眼可见的变化,让马忠良感受到切实便利,“外面的客人都说这个地方好,他们很高兴,我们也高兴”。(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7头条 » 新疆霍城晃晃村:天南海北新村民 在这里找到面包、诗和远方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