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州5月18日电 (记者 应妮)2022年,中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接待观众5.78亿人次,90%以上的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这是中国国家文物局在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上公布的最新数据,也是博物馆融入美好生活的一个缩影。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
在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看来,今天博物馆的观众主体和观展方式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从过去的旅游团为主,到现在以家庭和个人尤其年轻人为主,从过去的打卡式游览,到现在的深度游、研学等,不少观众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同一座博物馆。“这就要求博物馆从业者须应对这种趋势,尽可能开放更多展区,要举办更多丰富的展览,还要加强展览互动,满足各个年龄段尤其是知识欲望很强的年轻人的需求。”
举办展览方面,中国各大博物馆都不遗余力。据统计,2022年全年举办线下展览3.4万场。
进入5月,各地策划了数千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例如,北京地区首次举办北京博物馆活动月,将惠民文化活动覆盖整个5月;福州主会场一口气推出了“福航天下——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印记”“德化白瓷精品展”“亚美尼亚19—20世纪文化瑰宝展”等精品展览;澳门20座博物馆联合举办“2023澳门国际博物馆日嘉年华”。
延长博物馆开放时间,也成为便民措施之一。上海博物馆日前在“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推出的24小时夜场活动火爆出圈;北京博物馆活动月期间,30余家博物馆积极探索延时开放服务模式;18日当晚,福州主会场也会推出一系列“博物馆之夜”活动,三坊七巷、冶山春秋园、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等地都将“越夜越美丽”。
曾经,线上展览是特殊时期的一个备用方案,但线上的快捷、详尽、不受时间限制等优点一一凸显,打造“数字博物馆”成为一大趋势。据统计,2022年中国博物馆推出线上展览近万场。故宫博物院18日全新发布了2万件院藏文物高清数字影像,“数字文物库”文物总数超过10万件,同时还利用知识图谱技术增强了文物检索能力;山西博物院打造的“大河上下·晋魂”黄河文化山西系列主题云展览18日正式上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策划的“千年文脉 海上丝路”当日在云端开启。
事实上,在大型博物馆纷纷一展身手的当下,占全国博物馆总数超半数的中小博物馆或许还面临着知名度不够、无法吸引观众的困境。18日的主会场,中国国家文物局启动了“中小博物馆数字助力繁星计划”,该计划主要聚焦中小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议题,首批将选择100家中小博物馆,公益性地以技术资源助力其拓展数字化传播方式,助力博物馆打造视频号和文创IP开发,开展专项数字化能力培训课程,推动中小博物馆可持续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博物馆建设的理念上,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联盟主席、上海大学教授安来顺表示,据统计,中国超过30个城市规划或启动“博物馆之城”的建设。从“建设拥有众多博物馆的城市”到“当一座城市作为博物馆”,博物馆之城建设的理念正在转变。在他看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正契合博物馆之城的建设理念。(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7头条 » 博物馆融入中国民众美好生活 展大千世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