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造良匠之师 育大国工匠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5月14日—20日是职业教育活动周,今年活动周的主题为“技能:让生活更美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我国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和国家技术技能水平。而高质量的职业教育,首先就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了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创新培训模式。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正在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培训,来参加培训的不是企业的员工,而是来自河北49所中高职院校的77名职教教师。平常在课堂上教学生的老师为什么来到企业做起了学生呢?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社林:“高职学校把数控的理论已经夯实了,但是应用,学校不可能像企业这样实时更新。在这个课程里面不但可以开数控机床,还能开工业机器人,同时还能够进行智能制造教学,这样就把原来的单一技术,变成整体的智能制造技术训练。”

有着四年教龄的刘悦是第一次参加企业实践,这些天在实训车间她遇到的难题一个接一个。

刘悦说来之前自己心态很放松,来了之后才发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

刘悦:“一开始知道我要来武汉培训心里还挺高兴的,觉得武汉是一个旅游城市,来这还可以转转玩玩。来了以后发现学习还是很赶时间的,每天上午学理论,下午做实训,不动脑子还真有点费劲,学不会。”

在一个月的学习中,老师们的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他们学习了数控机床五轴加工技术、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以及智能制造的技术应用。

李社林:“老师到我们这里来培训,他能得到的是现在行业里面大家在用什么,企业在关注什么,他回到学校之后会让学生清楚,现在哪一部分人受欢迎,该学哪方面的技术,怎么就这个技术做训练。”

和刘悦一样倍感压力的还有苏剑策,他来自邢台技师学院电气工程系,有着15年教龄,但在这里他看到了自身的不足。

河北邢台技师学院教师苏剑策:“总认为自己教一门专业很厉害了,但是碰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发现,现在掌握的解决不了问题。因为它已经智能化、集成化了,所以单门的一到两门不太行。”

和他俩比起来,同样作为职教教师的安育林之前就有过企业实践的经历,2018年他在华中数控系统学习了工业机器人和数控车、数控铣的编程及设备的操作,并且带领学生在第二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但好几年过去了,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让书本知识和现实环境有了不少距离。

目前,我国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共有职业学校11000多所,在校生近3000万人,专任教师129万人。但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职业教育走上了新的发展阶段,大量传统的操作类技术岗位转为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现有职教教师的能力素质跟不上智能制造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这成为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邢晖:“过去一说职业教育都是手工的、简单的技能操作,但是现在不行了,现在很多的工厂都是数字化的,还有大的物联网、互联网,因此对于技术技能人才无论是知识还是技能都是一系列挑战。因此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配置、教学方法上也都需要不断升级。”

如何让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与日新月异的产业发展相匹配?2019年以来,教育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等部门,先后确定并公布了两批202家央企、国企和大型民企等企业为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华中数控在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等领域处于行业领先,每年有5000多位职教教师在这里参加培训。

李社林:“老师亲自经历了,他会深刻领会到企业是怎么干的,要什么样的技术,市场需求是什么。到了课堂上他能把这一块跟学生讲明白,这样以点带面,我们培训一个老师,就能带一个班出来。”

目前,老师们在华中数控的培训已经接近尾声,他们也会把这次企业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和体会反馈给学校,推动之后的教学活动。

张杨是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的老师,上海电气自动化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是张杨和很多同事的企业实践基地。

在这家企业,张杨成了一名学生,高级工程师马丹则是她的老师,马丹希望用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帮到张杨,同时也助力她的学生。

因为张杨对企业生产流程和实际产线的熟悉,通过她的介绍学生们也能更好理解书本上的复杂概念。

张杨把企业最新的技术、工艺和标准分享给学生,同学们也能第一时间触摸到行业发展的脉搏。

由于有长期企业实践的基础,近几年,张杨教的很多学生还没有毕业就已经被企业早早预定。

紧盯当代产业发展,打造现代职教队伍,上海城建职业学院近年来充分利用企业实践平台,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在毕业生人数大涨的2022年,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交出了一份漂亮的就业答卷。

在职教教师培训体系上,除了以企业为主体的企业实践基地,还有一类是由学校牵头的职教教师培训基地。在170家职教教师培训基地中,教育部确定了其中21家基地承担2023年“职教国培”示范项目,重点围绕电子与信息、交通运输、医药卫生等国家急需、紧缺专业领域,充分发挥高校强大的学科实力和雄厚的师资队伍优势,培养职业学校的专业带头人。

位于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承担的是计算机类的培训任务,在这个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班上,一场关于外骨骼机器人的前沿科技分享正在进行中。

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靳敏:“电子科技大学是以电子信息技术见长,因此在培训中尽可能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电子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已经累计培养了7000余名师资。”

而在VR课堂,参加培训的职教教师们通过VR眼镜体验太空舱的虚拟场景,这样的体验让他们感知到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最新方向。

老师的见识广了、看得多了,学生才能站在更高的高度去学习和深造,“职教国培”示范项目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科研创新与团队建设等能力,为国家级培训建立样板、打造标杆。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发展处处长赵静:“从‘职教国培’示范项目到职教创新团队的建设,还有企业实践基地的建设,最终目的就是全面提升教师的能力素质,更好地为职业教育提供人才保障,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他们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日新月异,职业教育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老师不能闭门教学,学生不能死读教材。像今天节目中我们看到的这几位老师,走出校园,到企业去实践,既接触到了新技术,也更深入地了解到了行业现状。他们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和信息带回到课堂上,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能更好地适配产业发展的需求,毕业的时候自然也就不愁找不到工作。相信随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职业院校将会培养出更多的技术能手、大国工匠,为更高更强的“中国制造”筑牢人才根基。(央视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7头条 » 焦点访谈:造良匠之师 育大国工匠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