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全球资管市场的变局之年。在经历了长期的持续增长之后,全球资管市场规模大幅回落,从2021年的112万亿美元下降至98万亿美元,降幅达13%。相比之下,中国资管市场总规模仍然保持稳定,虽然相较2021年增速出现回落,但仍然实现正增长0.1万亿元,总规模达到133.8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中国市场是全球资管行业当中的一道微光。”谈到逆境中的中国资管市场,光大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潘东这样形容。
中国资管市场发展方向在哪里?还有哪些风险?在服务实体时如何发挥出有别于银行信贷的积极作用?在光大理财近日举办的资管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专家学者分析认为,中国资管市场中长期仍然向好,市场总规模保持增长;同时也要看到,由于行业近期外部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居民财富保值增值和实体经济转型也对资管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才是资管行业唯一的破局之道。
挑战与机遇并存
2022年,全球资管市场遭遇了始料未及的挑战。这到底是一个阶段性的变化波动,还是一个周期的拐点?全球的资管市场和我国市场面临的环境因素有什么区别?
“全球市场可能面临重置和洗牌风险,中国的市场中长期仍然向好。”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刘冰冰认为,首先,从长期性因素看,即便我国GDP增速换挡,但未来仍然会保持4%—5%的增速。其次,从周期性因素看,在逆全球化趋势下,本土资本回流,全球化红利开始消退,对全球资管市场影响巨大;但由于中国本身就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市场,所以逆全球化趋势对中国影响相对不大。同时,海外市场的利率和通胀周期发生反转,开始由货币宽松变成货币紧缩,而目前中国市场仍保持相对稳定。最后,从资管行业所处阶段看,海外资管市场渗透率很高,大量资金已经被现有资产管理机构所管理。而中国除了持续创造新的财富和资金以外,零售渗透率水平只达到海外的一半,未来渗透率因素会推动资管市场发展。
潘东认为,资产价值下跌是全球资管市场整体规模承压的最重要原因。股票和债券市场的低迷表现导致存量资产管理价值大幅缩水,全球资金净流入也出现下滑。去年,我国资管市场总规模达到133.8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这无疑是最大的亮点。
据业内专家分析,在去年全球股市下跌导致资产价值下跌的背景下,我国资管市场资金流入由多方面构成。一方面,零售资金去年仍旧维持主导地位,我国资管行业约有54%的资金来自于零售,但是受宏观经济放缓和市场波动影响,居民个人金融资产增配存款以加强防御为主,因此个人资金出现小幅下滑。另一方面,机构资金中,养老金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第三支柱制度的正式落地更是带来了长期增量资金;企业资金在低利率时代下迎来结构性机遇,增配标准化资管产品和财务性股权投资;银行资金则受银行理财规模下降影响,小幅下滑0.1%。
“理财投资者,尤其是零售和养老客户,主要增配资产来源于债券。而去年的中国债券市场是全球表现最好的债券市场。所以整体来讲,虽然我们资管市场的总量变化不明显,但市场结构其实在平稳的水面之下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潘东表示。
从资产端看,虽然随着各国加息政策利率上涨,全球债券市场普遍承压,但我国央行由于未采取加息动作,债券市场受影响较小。作为我国直接融资渠道的中流砥柱,债券市场在过去10年快速发展,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我国债券市场余额达20.9万亿美元,已跻身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同时,债券投资一般情况下波动不大,较为稳健,是资产配置中的“基石”,满足了我国大量低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以及养老目标。在细分债券资产类别中,部分债券类型的十年增长率甚至超过沪深300指数,例如企业债、高等级信用债、中票等。
从产品端看,去年股市、债市波动,大量产品规模均发生不同程度下跌,但主动型固收产品、被动指数型基金、现金管理类产品、QDII基金仍逆市增长,凸显此类资产优越的抗周期能力。此外,创新产品持续扩容,在ESG和REITs产品与资产进一步丰富的同时,个人养老基金与理财也随着个人养老金政策落地大量发行。
助力财富保值增值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报告同时要求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在增加和优化居民要素收入特别是财产性收入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有利于逐步引导居民资产配置从过去的房地产扩展到金融资产、从储蓄扩展到投资、从单一资产配置扩展到多元资产配置。
中国光大银行行长王志恒表示,要坚持“投资者利益优先”原则,助力居民增加财产性收入和财富保值增值。“银行理财子公司某种程度上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供给和新业态,其脱胎于商业银行,从起步阶段开始就坚持‘普惠财富、服务大众’的基因和企业文化。理财子公司要做好财富管家,一方面要持续提升综合能力,提供合适、合身、合众的好产品,真正为广大基层老百姓理好财、服好务,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另一方面要持续开展投资者教育和客户陪伴,帮助广大老百姓培养理性投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等健康投资理念,帮助群众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王志恒说。
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而且还能够稳定居民收入预期,提升消费意愿。王志恒认为,资管行业一端连着居民的财富管理需求,另一端则连着实体经济和产业的投融资需求,因此,资管产品包括理财产品,是有效连接财富管理需求与产业投融资需求的循环管道。资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提升内需中消费、投资两驾马车的活力和效率。
“信托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花了大量精力关注大型实体企业经营需求,包括融资需求和权益性需求,起到了很好居民财富增值以及实体经济发展纽带作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总经理卫濛濛认为,信托行业重在打造特色资产管理的能力,未来要更关注两方面趋势:一是关注在产业链当中核心企业自身的金融服务需求。从过去三年在零售类资产中的服务实践来看,小微企业以及个人居民对金融综合服务需求越来越旺盛。二是关注农民、农户、农业生产的金融服务需求。过去5年,公司通过累计给50万农户提供金融服务,发现其对金融服务品类、方式的需求跟城镇居民有非常大的区别,是一块广袤却未被广泛开发的重要市场。
坚持价值投资导向
光大理财与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中国资产管理市场报告(2022—2023)》显示,2022年中国各资管子行业在逆境中砥砺前行。银行理财中的理财公司规模同比增长29%,是同期所有机构增速最高的一类,但较其前一年158%的增速水平放缓。公募基金规模增速较上一年水平大幅度放缓,同比增长3%。私募规模整体微增。同时,券商资管、期货资管、基金子公司仍处于深度转型期,同比降幅为16%、11%和17%,在整个行业中的占比保持下降趋势。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信托行业经历了新规后的持续转型,第一次实现了正增长。
“提升负债端的久期,有利于提高资产负债质量,能够使得投资者更好实现跨周期的风险回报。”王志恒表示,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成立和发展,将银行集团的客户服务范围从债权类融资扩展到支持基础设施和跟民生联系紧密的REITs、优先股、永续债、股票、一级股权等多个资产领域。理财子公司通过投资客户发行的这些权益类资产、中长期债券,或者直接为企业提供融资,能够为我国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和资本。这不仅有助于弥补金融体系过去短期资金多长期资本少、流动性资金多稳定性资金少、债务融资多权益融资少等短板,有助于优化金融市场结构,同时还有助于控制债务和宏观杠杆率增长速度,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提升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另外,保险资管规模同比增长10%,并长期保持两位数增长。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晖表示,保险资管机构具有鲜明特色,这源于保险的资金特性,寿险产品和银行存款相比期限更长,整个寿险行业久期约为13年,跟表外资产相比提供保证利率,因此保险资金更加注重从长期视角来开展资产配置,形成了大类资产的配置能力、中长期固收产品投资能力和另类资产的投资能力等特色能力。
业内专家建议,资管行业要坚持价值导向,完成从产品与销售导向转为客户导向、从短期导向转为长期导向、从规模导向转为专业导向、从跟随导向转为创新导向的转变。同时,提升防守能力,提高财务韧性、风险韧性和组织韧性,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经济日报 杨 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7头条 » 资管行业实现稳健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