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从人口大国转向人力资源强国

作者:成德宁(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人口的变化是一个国家基本国情的变化。人口变化趋势一旦形成,就很难在短期内改变。因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对人口变化进行前瞻性研判,并把人口问题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进行统筹谋划,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形成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加快从人口大国转向人力资源强国,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人口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对人口变化带来的社会经济后果进行科学分析,是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政策的重要基础。

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这一人口变化趋势虽然会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一些挑战,但也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可以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迈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首先,在总人口增速放缓、劳动力供给减少的背景下,为维持经济持续增长,就必须通过创新来提高生产率,这将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在当今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劳动力供给减少还可以推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用机器替代劳动力,消除劳动力供给不足的不利影响,还可以为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创造更大空间。其次,人口红利既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我国有近9亿劳动力,每年新增劳动力都超过1500万,人力资源丰富仍然是我国的突出优势。更重要的是,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过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可以说,我们的“人口红利”没有消失,“人才红利”正在形成,发展动力依旧强劲。面向未来,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资源的优势将得到有效发挥,会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人力资本支撑。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最大限度发挥人口因素的能动作用,必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人力资源保障。

着力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开发“人才红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应始终围绕“人的现代化”来进行系统谋划,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提高人民的知识技能、健康水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质,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积极开发“人才红利”,加快推动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要从促进生育、教育、就业等方面着重施策。

积极落实好国家优化生育的政策,稳定适度生育水平。稳定适度生育水平是延缓人口老龄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人口均衡发展的基础。要贯彻和落实好国家最新的生育政策,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显著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切实解决育龄夫妇后顾之忧,进一步释放生育潜力,使生育率稳定在适度区间,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加劳动力供给,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要把教育强国建设作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全面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多举措切实提升人力资本质量。

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在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创新、要素效率的提高来实现。为此,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进一步改革人才评价机制、健全海外人才引进机制、完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促使人才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多措并举吸引集聚各类高层次留学人员回国就业创业,以制度型开放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开放中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

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行动,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加快推动医疗卫生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大力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缩短带病生存期,延长健康预期寿命,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着力提高就业水平和质量。人力资源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是开发人力资源的前提条件。劳动人口如果不能实现充分就业,就意味着人力资源不被及时利用,人力资源的价值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低或完全丧失。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应始终树立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中心的理念,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就业总量,提高就业质量。当前我国正处于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关键节点,新的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正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各个领域,新的技术进步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并引起就业结构转变,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将会增加,这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一方面应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尤其是提高青年人就业率;另一方面抓住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机遇,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创造新就业形态和更多体面的工作机会,持续提高就业质量。

畅通劳动力和人才流动渠道,优化人力资本配置。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是缓解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与区域分布不均衡问题,保障劳动力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应继续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劳动力自主有序流动,提高人力资本配置效率。一是消除阻碍劳动力流动的障碍,引导劳动力由低效率产业和地区向高效率产业和地区转移,构建起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体制机制,畅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就业渠道,降低劳动力和人才流动的制度成本。二是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地区与城乡差别。在推进城市群建设的同时,着力建设好县城这个县域经济的“龙头”,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三是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和人才市场,避免身份、性别等就业歧视问题,保障城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权利,将人力资本配置到最优的地区或行业。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06日 11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7头条 » 加快从人口大国转向人力资源强国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