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鄂尔多斯6月7日电 题:内蒙古“红领巾”治沙记:绿色“童”行“环”然一新
中新网记者张林虎
“学生既出了汗,又动了脑,既践行了生态文明,又品味了大自然之美,一举多得。”谈及缘何带着小学生们开发荒漠化治理实践课程,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第一小学校长王蕾蕾如是诠释。
王蕾蕾所在的城市地处黄河几字湾上,是我国首个以城市核心景观命名的国家AAAA级旅游城市。
图为“红领巾”们在埋设纱网沙障。 吕京供图
划拨千亩沙地
康巴什蒙语意为“卓越的老师”,是鄂尔多斯的政治、文化、科教中心。经过近20年的发展,这里完成了由一张白纸到一幅绝美风景画的跨越,实现了从贫瘠荒原到幸福宜居之城的美丽蜕变。
在康巴什区城东,成片的沙化土地连成一道独特的“沙墙”,围着这座现代化城市。“每到狂风四起,这里便是黄沙漫天。”王蕾蕾琢磨着带着孩子们为这座城市做点什么。
综合考量周边地理环境后,王蕾蕾想到开发荒漠化治理实践课程,对学生进行劳动、生态文明、爱国主义等综合素质教育。
经过多方申请协调,王蕾蕾的想法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千亩沙地被划拨作为实践基地。
自2019年4月起,每年春秋季节,在这片沙地上,都能看到一群群戴着红领巾的治沙少年。
图为“红领巾”们在运送沙柳苗。 吕京供图
然而,课程组的老师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基地的现状狠狠地拉回现实。“最初的设想是在基地植树、播种等,但实地考察后发现,基地沙坡陡立,用货运车辆运送树苗上沙坡根本无法实现,依靠人工运送也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康巴什区第一小学副校长秦焱说。
图为“红领巾”们在埋种沙柳苗。 吕京供图
机缘巧合下,课程组的老师结识了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以下简称生态学院)研究沙生植物培植的任昱博士,学校当即聘请他担任课程指导顾问。
任昱对实践基地的地貌环境进行了解后,为课程组量身定制了课程实施方式和内容,将原计划的背树苗上沙坡改为就地取材,用周围的沙柳制作沙障。就这样,“红领巾”治理荒漠综合实践课程走上了正轨。
图为荒漠治理馆培育的微型沙障。 秦焱供图
4年固沙400亩
经过两、三期的实践,课程组的老师们发现,埋设沙障时天气潮湿、雨后埋设或者埋设后有雨水滋润,沙障是可以成活的。
“我们课程实施的目标,由仅仅利用沙障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进阶为最大程度确保沙柳的成活率。”秦焱说。
渐渐地,“红领巾”治理荒漠综合实践课程得到了越来越多机关单位、研究院所及家长的支持,康巴什区园林与绿化事业服务中心提供沙柳苗、沙生植物种子,学校还与内蒙古林科院、生态学院、康巴什区青少年发展中心等达成合作。
“每年的治沙季节,老师、大学生都会来到基地,与孩子们一起动手埋沙障。学校的孩子们也可以到生态学院的实验室进行育苗栽培,苗木相对成熟后,移植到校内的爱心林或基地。”王蕾蕾说。
4年来,康巴什区第一小学共组织21期“红领巾”治理荒漠综合实践活动、6期实验室课程,近3000人次学生参与其中,埋设了沙柳沙障近200亩、纱网沙障80亩,种植沙生植物近40亩,成活沙柳沙障和沙生植物80多亩,固沙面积达到400亩。
图为在沙障中埋设沙生植物种子。 秦焱供图
小学生也有大作为
如今的基地,已不再是满眼黄沙,而是绿意尽显,学校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治理荒漠综合实践课程体系。
“每年春季,我们会带领四至六年级的学生在基地埋设沙柳、纱网、麦草、石头等多种类型的沙障,秋季则带着二三年级的学生到治沙基地采集沙生植物的种子,观察种子形态,对照沙生植物生长形态,丰富课外知识。”秦焱说,“红领巾”们还将基地上采集的沙生植物带到实验室进行药水处理、脱水、密封,做成腊叶标本和浸制标本等多种样态的标本,放置于课程馆,供大家日常参观学习。
康巴什区第一小学学生赵泓博已经第4次参加治理荒漠综合实践课程。“虽然过程确实挺累,特别晒,一刮风连眼睛都睁不开,但每一次我都觉得收获满满,我们的环境也越来越好。”
在学生家长吕超杰看来,孩子们不断摸索新的栽种和埋障方法,为沙柳成活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以确保治沙效果,让环保意识从小就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在王蕾蕾看来,开发荒漠化治理实践课程,实现了劳动教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劳动教育从来不是单一能力的教育,生态安全也应该从孩子抓起。”王蕾蕾说。(完)
【编辑:刘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7头条 » 内蒙古“红领巾”治沙记:绿色“童”行 “环”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