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国已出现8次沙尘天气过程,为近10年来最多。大范围沙尘天气何时结束?13日下午,中央气象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多位专家进行了解读。
中央气象台监测显示,4月9日—13日,沙尘不仅影响我国西北地区、内蒙古、华北、东北地区,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等地也遭遇了大范围沙尘天气。沙尘影响覆盖20余个省(市、区),影响面积超过450万平方公里;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等地出现沙尘暴,内蒙古局地出现强沙尘暴。
13日起,受新一股冷空气影响,北方地区又自西向东出现大范围沙尘天气过程。14日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自4月8日以来,中央气象台已连续7天发布沙尘暴预警,内蒙古、北京等地部分地区沙尘日数已达5天。中央气象台预测,未来一周北方地区仍多沙尘天气。
▎沙尘为何回流?
中央气象台环境气象室主任张碧辉表示,今年以来沙尘天气有两个特点:一是出现时间早,首次出现沙尘天气的日期为1月12日,比常年平均日期偏早了32天;二是沙尘天气过程次数偏多,比常年同期偏多2次。
眼下,多地正经历从4月9日开始的今年第二次沙尘暴过程。
“此轮沙尘天气对北京的影响主要从10日开始出现,之后虽然有改善,但随着偏南风的影响,又出现浮尘天气回流。”张碧辉说。北方多地均受到沙尘回流的影响。
张碧辉分析,在这次沙尘天气过程中,气旋型低压造成上游大风天气,大风卷起沙尘往南输送,但后部伴随的冷高压相对偏弱,导致沙尘向南的传输扩散没有那么快。弱高压影响过去之后,转为偏南风输送,于是沙尘到了长江附近后又往北回流,重新影响长江以北大部地区。
“这次沙尘回流发生的区域偏南,沙尘到了长江以南地区后又回流影响到北京等北方地区,而以往沙尘回流多出现在东北地区。”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遥感应用服务中心首席王新说,这次过程中偏西风也比较强,因此影响我国的时间比3月的那次强沙尘暴时间更长。
王新分析,从传输路径上看,这次的沙尘天气过程更加复杂,传输过程中有短暂间断,然后再增强,还出现回流现象。卫星监测发现,今年3月内蒙古积雪面积为23.9万平方公里,与2022年3月的66.5万多平方公里积雪面积相比明显偏小,积雪覆盖日数也较过去20年显著偏少,因此沙尘天气过程载沙量较大。
▎近期沙尘天气趋势怎样?
9日开始的沙尘天气影响还在持续,13日开始,新一轮大风沙尘天气过程来袭,与回流的沙尘叠加,使北方地区的扬沙或浮尘天气进一步增强。
中央气象台预计,13—15日,受冷空气影响,北方地区仍多大风沙尘天气。本周末京津冀、东北地区的沙尘天气将减弱缓解,但西北地区、内蒙古等地仍维持黄沙漫天的状态。18—21日,又将有一股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地区,部分地区伴有4—6级偏北风和沙尘天气,但范围和强度均弱于目前的沙尘天气过程。
“13日下午,新一轮冷空气来袭,这股新冷空气在东移南下的过程中,将逐渐影响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其携带的沙尘将会对包括北京在内的华北地区造成新一轮影响,所以北京地区14日全天还会受到上游沙尘传输的影响,预计15日沙尘逐渐减弱消散。”张碧辉说。
张碧辉分析,目前正值春季,是沙尘天气多发季节,未来一段时间,北方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仍然多沙尘天气。
“根据今年春季气候条件预测,蒙古国和我国西北的主要沙源地降水处于偏少态势,气温偏高,有利于沙尘活动。伴随阶段性的大风天气,预计4月中下旬至5月,我国沙尘天气的次数比常年同期略偏多。由于气象条件变化的不确定性,具体过程预报将根据临近大气环流调整情况,及时更新发布预报。”张碧辉说。
▎沙尘暴会不会消失?
“近年来,我国的沙尘暴源区是有一些变化的,比如原来是沙尘暴源区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毛乌素沙漠,经过生态治理,几乎不再发生沙尘暴。蒙古国南部的戈壁沙漠是东亚沙尘暴的主要源区,其北部草原或高山草甸的退化近年来对东亚的沙尘暴也有贡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与环境气象研究所(碳中和监测与评估中心)研究员周春红说。
近些年来,我国大力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保护政策,使北方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周春红介绍,卫星反演研究结果显示,新疆北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已经被生物结皮覆盖,生物保有量增加,每年春季起沙很少。毛乌素沙漠近年来因被植物覆盖,几乎不起沙。生态环境改善也使得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的初等结皮生物逐渐恢复,使这些沙尘源区的有效起沙面积减少。
“沙尘暴的发生是多个因素影响的结果。近几年沙尘暴天气增加,也受天气、气候的变化等多因素影响,沙尘暴的源区变化是缓慢的,天气气候条件变化大,所以相对来说,每年沙尘暴天气发生频率会发生变化。”周春红说。
沙尘暴会不会消失?专家表示,沙漠沙地是不会消失的,这意味着沙源条件一直存在。沙尘暴很难避免,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就可能发生。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7头条 » 今年已8次,沙尘天气为何多发?近期还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