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咋来的?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咋来的?

重庆南川首倡,袁道先等5院士联名向国务院建议而成

6月10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各地都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主题活动。细心的读者也许会发现:有的媒体在报道时称这是我国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而有的则称为第7个,何以产生如此大的差距呢?

其实,这是计算的起点时限不一。“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源于“遗产文化日”,最早始于2006年(当年为第一个)。2017年起,经国务院批准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那么,为何要调整?又是谁提出的建议?西南大学档案馆收藏的一份书信档案,揭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馆藏书信揭开秘密

既然源于“文化遗产日”,那就先说说它的来历。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厚,却长期没设特别的纪念日。早在20世纪90年代,一直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的著名作家冯骥才就提出:希望中国也像欧洲一些国家那样,确定“文化遗产日”。2004年和2005年全国两会上,冯骥才连续提出建议,并提交《关于建议国家设立文化遗产日的提案》;2005年7月,著名古建筑保护专家、设置“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倡议者郑孝燮等专家学者,也联名致信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建议设立。2005年12月,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为中国“文化遗产日”。

那么,“自然遗产日”又是怎样提出的?它又与“文化遗产日”怎么整合在一起的?

“自然遗产资源同样珍贵,而且更加脆弱,应同时设立‘自然遗产日’!”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建议设立“自然遗产日”的主要发起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大学袁道先教授说。他介绍,两个遗产日的整合建议首倡地在重庆南川区,由他牵头,联合其他4位院士联名建议而最终获国务院批准。

这份建议,正是西南大学档案馆收藏的那封书信。

南川首倡“中国自然遗产日”

位于重庆南川区东南部的金佛山,生物种类繁多,地质地貌奇特,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素有“生物麦加”、“植物基因库”、“东方阿尔卑斯”、“南方如初佛地”等美称,先后获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多项桂冠。

袁院士回忆,2007年“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一期(重庆武隆、云南石林和贵州荔波)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不甘落后的金佛山也于2012年6月开始申遗。2014年6月23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金佛山与广西桂林、贵州施秉、广西环江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2015年6月23日,在成功申遗一周年座谈会上,南川区的一项议题引起与会人员注意:“我国只有‘文化遗产日’,而针对自然遗产的专属节日却是空白,这对我国自然遗产的关注和长远保护形成了局限。”对此,前来参会的国家住建部、中国南方喀斯特保护管理协调委员会相关领导表示认同。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设立“中国自然遗产日”意义重大且时机成熟。会后,南川区政府多次与相关部门和学者对接,并拟定了《设立“中国自然遗产日”倡议书》,得到袁道先院士的大力支持。

5院士联名致信国务院

2016年1月初,经修改完善后的倡议书,正式以中科院院士袁道先为首,并由袁院士联系中科院院士、中国林科院研究员蒋有绪,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军医大学(现陆军军医大学)教授程天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林科院研究员宋湛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王辰,这5位院士联名致信国务院,倡议设立“中国自然遗产日”,很快得到肯定批复。

袁道先等5位院士在信中建议:“鉴于每年6月下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举办‘世界遗产大会’,建议将每年6月最后一个周六设立为‘中国自然遗产日’,也便于和文化遗产日错开。”综合多方因素,国务院相关部委经会商后决定,将“自然遗产日”和“文化遗产日”合并,出台“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方案,提交全国人大等有关方面审议。2016年9月17日,由南川区首倡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正式获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7年起将“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时间仍确定为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对于两大遗产日的最终合并,袁院士评价说:“国务院的整合方案更加合理,因为自然也是一种文化形态,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这进一步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壮美自然景观和悠久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高度重视,是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性举措,强化了广大民众对世界自然遗产的认知体验,营造了全社会‘珍惜美丽家园、呵护自然遗产’的良好氛围。”

人物

九十高龄袁院士

西南大学另一个“袁老”

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设立付出心血的袁道先院士,是一位情怀满满的老人。

生于1933年的袁院士只比“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小三岁,同样也是西南大学师生们口中的袁老。作为我国第一位岩溶地质领域院士,今年90高龄的他已在研究、保护自然遗产资源和推动中国地质科学的道路上躬耕了一辈子。

1950年春,17岁的袁道先考入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地质矿床专业。大学毕业后,他承接了拉萨第一座水电站从勘察、设计到施工建成的全部地质工作,还查勘了雅鲁藏布江沿线的水能资源。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他又在成昆铁路金沙江以南200公里的线路上,勘察调查了几百个工点,查清地质隐患,保证了成昆铁路顺利建成通车。

袁道先向笔者讲述了当年他在成昆铁路经历的一个故事。一天晚上,他们在帐篷里安营驻扎,天明后大家才发现,帐篷竟然扎在了一整块巨大的岩石上。袁道先敏锐地判断:大石头之下,肯定有鹅卵石地层,如果在这儿建设铁路地基,安全隐患很大。随后,施工队用钻机向下打了50多米,果然发现了鹅卵石,这让大家对他的判断由衷佩服。后来,为不破坏地层稳定,施工队直接在石头里钻了一条隧道,这就是成昆铁路上的花棚子隧道。

“长期野外勘测当然有危险,但也很有趣。”袁道先说,一次在桂林考察地下河时,一条金环蛇从他眼前爬过。返回路上,他和助手又发现越来越多的蛇,令人心惊胆颤。后来,从当地百姓口中得知,他们意外闯入了蛇窝。

袁道先最为学术界称道的是岩溶地质研究,武隆和南川金佛山遍布喀斯特溶洞,他为这片地区成功申遗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于1990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地质、气候、水文与岩溶形成”国际地质对比计划,获准立项并担任该项目国际工作组主席。他和团队在武隆、金佛山连续开展了15年野外观测和科学研究,建立了重庆首个喀斯特水质监测系统,在国内外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论文。2008年2月,在他的努力下,国际岩溶研究中心永久落户我国桂林,这也是我国第一个由联合国授权设立的地学研究中心。

由于贡献突出,2022年7月,袁道先获得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岩溶委员会颁发的“50年终身成就奖”,成为全球获此殊荣的3位科学家之一;今年5月30日,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联合发布2023年度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认定名单,“袁道先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入选。该基地由喀斯特科普展览场馆和喀斯特野外观测研究站组成,涉及袁道先院士工作的西南大学天文地质馆、地理文化园、金佛山野外观测研究站等场所。

笔者见过这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的评审材料,包括“科学强国,科研报国”“团结奉献,勇攀高峰”“心怀民生,造福百姓”“教书育人,甘为人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等。这样的概括恰如其分,袁道先院士就是这样一位可亲可敬的科学家。

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们不能忘了这样的一群科学家,他们的精神遗产同样珍贵。(重庆晨报)

(作者郑劲松系西南大学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副馆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7头条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咋来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