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汉”在小镇教英语 学生多了 主播更多

又见流浪大师?

“流浪汉”在小镇教英语 学生多了 主播更多

大约是4月末,一个衣衫褴褛、留着脏乱须发的男人,用一根棍子挑着他的全部家当——几个印着“XX化肥”的白色编织袋和两个磨损严重的黑色口袋——到河北省衡水市大营镇里一个村子集市路口的二层小楼门前台阶处安了家,周围满是杂草和垃圾,被子是冬天穿的破棉袄,床是一张塑料纸。

过了一段时间,这个“流浪汉”支起了一块黑板,上面写着自己本科毕业于湖北水电工程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硕士结业,辅导中小学英语。村里人说,一开始没人相信这个外表脏兮兮的老头儿会教英语,直到一个大爷让自己读初二的孙子去上了一节课,反响不错,这才陆续有学生到这里补课。

当地网红从中嗅到了流量的味道,把这位被村民改称为刘老师的“流浪汉”和他的英语课放上了短视频平台。在他们的描述和网友的评论中,刘老师成了又一个怀才不遇的“流浪大师”,来围观的人和来上课的学生越来越多。

这位“大师”水平如何?

5月末,刘老师走红后,找他补习的学生越来越多,周末时排起了长队,有的学生早上6点不到就守在刘老师的台阶前等候。但在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人觉得这个流浪汉真的会英语。

张光是第一个让自家孙子找刘老师补课的村里人。补课之后,村里有人嘲笑他,说闲话,但他孙子反馈说,刘老师讲课的水平“还可以”。

刘老师:

不希望别人来定义自己

刘老师走红后,很多人试图用各种方式去帮助或是改变他,但他很少会接受。别人送来的吃食和水果他从来不吃,也不会用别人送来的被子、床或是帐篷,只会把那些东西堆在一旁,越堆越多,最后被扔掉或是带走。他去买西瓜的时候,老板每斤便宜了3毛钱,他不愿意接受,扭头便走。

这之外,头发是刘老师的禁区。因为长时间不洗不修整,他一头长发都结成了硬块,不用凑近就能闻到味道。很多人劝他剪头发,但刘老师不以为然,甚至几次发火,说这是自己的生活习惯,不希望别人来定义他,他更希望得到尊重。

当地镇政府和村里干部都知道刘老师的存在,也试图提供一些帮扶,给他提供居住的地方或者是其他方面的救助,但被刘老师给拒绝了。他认为自己并不需要救助,可以通过教英语来工作赚钱,用他喜欢的方式来生活。

家长:

他身上有读书人的傲气

一名送孩子补习过的村民说,她从刘老师身上看到了读书人的傲气,她说:“刘老师从来不多要钱,补课都是明码标价。我孩子上初中,他补习一个小时只收10块钱,我想多给他一点,他坚决不要。”

很多网友和村民认为刘老师补课收费太低,小学每小时5元,初中每小时10元,高中每小时15元,这样的价格和镇里动辄上百元一节课的价格相差甚远。对此刘老师也只是说,自己并非对物质生活没有要求,每个人都向往好的生活条件,价格的问题是因为他才来到大营镇,对这里的收费标准没有认知,以后了解清楚了会和当地的辅导机构价格看齐。

但当地人还传着另一个故事,几个开店的店主说,早在2月份的时候就曾看到过刘老师,那时的刘老师以“讨生活”为名到店里乞讨,虽然也不要吃喝,但给他钱他会收下。

学生:

所讲知识让自己能够理解

小豪今年初三,家住在离大营镇开车一个小时左右路程的邻镇。在还有20几天就要中考的时候,他开始了极度的焦虑,讨厌学校和课堂。家里人没办法,只能由着他离开校园,待在家里。

最近,小豪姐姐在网上刷到刘老师的视频,价格低廉,她觉得可以“死马当成活马医”,便早上6点出发开车带着小豪找到了刘老师。

补了一个多小时的课,小豪似乎被刘老师的讲课方式和内容所吸引。他说刘老师讲课的方式很平易近人,所讲的知识也让他能够理解,他觉得刘老师讲得很好,“以前学校里老师讲这些内容我都听不懂,现在能听懂些。”只是周边围观的主播让他有些无所适从。

于是这个逃离了学校的初三少年,连着3天早上6点来到集市,趁着人少找刘老师学习。

记者体验

发音和语法知识比较准确 一些答题技巧有所欠缺

不少学生在交谈中都提到除了刘老师本身英语教学的水平外,一对一这种方式也是他们比较看重的。

对刘老师的英文和教学水平,众说不一。村里人觉得他能写一手好看的英文字母,发音准确。有的学生觉得他讲课水平不错,很耐心,能让他们听懂,但也有学生认为他的讲解似乎不够深入。

记者在多日的观察中发现,刘老师在补习中更侧重对语法内容的讲解,会细致地对一个句子的构成成分进行分析,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分析语法,无论是对小学生还是高中生都是如此。同时他也会教学生一些单词的发音和词意,具备一定的英文基础,发音和语法知识相对来说比较准确,但在一些答题技巧或是教学技巧上则有所欠缺。

深度观察

流浪变成“流量”

从早上5点到凌晨1点,刘老师的周围永远有手机对着他。因为补课时流量最高,所以每次有学生来补课,刚坐下,周围的主播就会在10秒内围成一个圈子……

蹭流量、炒作……

各种直播都来了

直播在大营镇有着一定的传统。这里以皮草生意闻名,实体生意不好做之后,越来越多的商家选择做直播带货。加上目前是皮草生意淡季,这次刘老师走红,让他们看到了机会,觉得能多涨点粉丝。

于是从早上5点到凌晨1点,刘老师的周围永远有手机对着他。不管在哪,坐着或者站着,都会有一群人远远围着刘老师,或是举着手机直播,或是骑着电三轮望着他发呆。

超哥在当地从事服装生意,从5月中旬开始发有关刘老师的视频,并在几天后开启了直播。超哥对于直播的目的并不避讳,他直言这样可以涨粉,但同时也可以让更多人关注刘老师、帮助刘老师。后来,超哥的设备越来越专业,直播涨粉的方法也越来越完备。他发现,每当刘老师开口和人交流自己经历或是有学生补课,流量就格外好。他每次都会敏锐地找到一个最好的角度进行直播,让观众看得更舒服。

这之外,有主播把刘老师当成调侃的对象。还有主播为了吸引关注,在视频中加上比如“刘老师是985研究生”“有人找刘老师求婚了”“刘老师的家人来接他了”等离奇的标题,而这些都是谣言。

主播10秒内围成一个圈子

困扰着来上课的学生

因为补课时流量最高,所以每次有学生来补课,刚坐下,周围的主播就会在10秒内围成一个圈子,把手机对准上课的“大师”和学生,而且外面不断有新来的人想挤进来。这困扰着来上课的学生,有些胆怯和恐惧的他们几乎都戴着口罩。

小马在衡水市区里读高一,学习压力大,经常跟妈妈打电话哭诉。这次刘老师火了,好不容易有个假期的小马被妈妈带来补课。这天下午,小马刚坐下,周边的主播就瞬间围了上来,小马在镜头前显得有些不知所措,默默地掏出一个口罩戴上。

小马说,这些主播会影响她的注意力,他们会抽烟,发出噪音,把手机镜头支得很近。如果有可能,她更希望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刘老师是一个抗拒智能设备的人,他甚至不清楚直播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每天围着他的几十号人究竟在做什么,他说:“他们也是好心,说帮我招生,但我不需要,这方法不对,是一种互相妨碍,他们在那里待着,我什么都做不了。”

但刘老师从来没有驱赶过这些围着他、举着镜头对着他的人,只是在喧闹的环境中沉默着,等待下一个来补课的学生。

他|是|谁

刘老师不认为自己是在流浪,他更喜欢用“流动”来形容自己的生活方式。他说,流动是市场经济中最常见的行为,他所做的正是顺应这个趋势。

刘老师“走红”是在5月中旬,他买了一块黑板,在一面写着自己bechalor(本科)毕业于“湖北水电工程学院”,河南科技大学master(硕士)结业,辅导中小学英语,并附有收费标准。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bechalor”一词发生了拼写错误。黑板的另一面上写满了英文,类似词典,用英文来解释单词含义。

在刘老师口中,他出生于1963年,祖籍河南安阳,小时候在南方长大,1979年参加高考,考上了“湖北水电工程学院”,毕业时分配的工作不符合他预期,他觉得很是不公平,至今仍耿耿于怀。毕业后他在水电站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在1987年自学考上了洛阳工学院(现称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但因为放弃了做毕业论文,所以是结业的状态。

刘老师自称在1990年硕士结业之后,被分配到洛阳拖拉机厂工作。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辞职去了广东下海,因为吃饭口味、说话口音等方面不习惯,没过几个月就回到北方,选择了“流动”这种生活方式。此前网上有很多人猜测是刘老师老婆出了车祸,导致他受了刺激,但刘老师说自己从没成过婚。

对于自己的家庭情况和更详细的过往经历,刘老师并不愿意过分提及,他认为不需要讲述得过于详细。他说:“我只是选择了流动这种生活方式,每个人所选择的生活方式都不同,我现在和家里人互相理解,互相都懂了,也并不会有对家人的思念或难过等情绪。我现在跟过去很不一样了,而且也很轻松,也比较享受,要享受现在。”

对于刘老师自称的教育经历,记者试图联系核实,却发现并不存在“湖北水电工程学院”。其中名称较为相近的是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该学院工作人员称,经查询,刘老师并非他们学校79级的学生,而且1979年那一届学生只有两年制的,没有4年制的。而刘老师所称的硕士学校河南科技大学相关负责人则称时间过久,难以查询。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皆为化名)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李毅达 孙钊 缪睿哲 摄影报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7头条 » “流浪汉”在小镇教英语 学生多了 主播更多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