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风景线)在中西合璧的“百年雕花楼”品鉴千年不坏的缂丝艺术品

近日上海4月15日电 题:(申城风景线)在中西合璧的“百年雕花楼”品鉴千年不坏的缂丝艺术品

作者 谢梦圆

“这个展对了解缂丝挺有帮助的。”游客金钧忙着给缂丝展品拍照:“以前只是听说,今天亲眼看到了,感觉很震撼的。这么一大幅都是一线一线细细编织出来的,得多有耐心啊,太佩服了。”

来到素有“百年雕花楼”之称的上海吴昌硕纪念馆,走进挂满桃花的大厅,厅中一幅宽2米、长2.8米的缂丝桃花作品高悬着,下方放置着一面椭圆形镜子,走近可从中窥见作品更为平整的另一面。

近日,在吴昌硕纪念馆呈现的《妍·色——当代缂丝艺术展》为游客提供了近距离接触“最贵纺织艺术品”的机会。游客既能在此看到当代艺术名家周春芽的缂丝桃花,还可以欣赏根据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宫廷缂丝再次创作的工艺品。

周春芽的缂丝桃花作品(正面局部) 谢梦圆 摄

周春芽的缂丝桃花作品(正面局部) 谢梦圆 摄

“桃花的色彩非常丰富且耀眼夺目,这个题材能淋漓尽致地呈现缂丝的美感。”担任本次展览学术顾问的苏州丝绸博物馆高级顾问林玲告诉中新网记者。

作为重点展品,周春芽的缂丝桃花作品由三位织娘耗时三年完成,属于较少见的大幅缂丝织品。作品背后保留了数以十万计的线头,远远望去宛如一张抽象画,正面由数千种颜色构成的画面既有油画的酣畅淋漓之感,又有纺织品的肌理质感。

林玲表示,考虑到缂丝的当代性,展览将缂丝桃花作品的背面,即有线头的那边朝外展示,“古代缂丝是不是也有线头?有的,但是一般会剪掉。这幅作品的线头是故意保留的,为还原它的工艺特征。”

“我觉得这个也是受法国艺术家的启发,因为法国缂丝的当代性进程比我们早100年。”林玲表示,在复印便利的机械化时代,保留手工品的线头弥足珍贵,“以前的缂丝可能更趋于工业化,因为当时手工没有机器做得平整规范,但到今天,我们要的是手工感和温度,要它给我们带来精神的温暖。”

与传统缂丝作品以文人画为蓝本不同,缂丝桃花这幅作品以油画为复刻对象,颜色更为浓烈鲜艳。百年前的缂丝藏家朱启钤在比较绢本绘画和缂丝时的评价:“笔意相同,而傅色鲜妍缂丝反胜。”为此,展方还在隔壁厅放置了一件周春芽的油画原作,供观众慢慢观赏,细细比较。

比织锦色彩更绚丽,比刺绣保存时间更久,被称为“千年不坏之艺术”的缂丝其实属于舶来之技,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后,历经汉唐,在宋代融技入艺,终登大雅之堂,被誉为“中国丝绸文人画”,在历代发展中既保留了传统特色,也不断与其他文化互动共舞。

除了吸取法国缂丝的优点,林玲介绍,缂丝在20世纪80年代还深受日式风格影响,“借鉴了装饰和实用性强的特征,图案纹色更为简单,不像中国传统的工笔画那么精细。”

“缂丝是一门能与国际交流的社交语言。”吴昌硕纪念馆运营负责人林薇告诉中新网记者,位于陆家嘴金融腹地的吴昌硕纪念馆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这座中西合璧的建筑中展出古今交融的缂丝很有意义,“我们希望在与国际接轨的陆家嘴中承担文化大使的角色。在海派文化泰斗的故居,我们会开放胸怀,接纳海内外优秀文化的导入。”(完)

【编辑:李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7头条 » (申城风景线)在中西合璧的“百年雕花楼”品鉴千年不坏的缂丝艺术品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