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专家学者齐聚网络法治论坛 共议普法“良方”

论坛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网络安全研究所等单位专家,以及江西省网络普法教育示范基地代表、江西省网络普法讲师团代表,就网络暴力治理、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等话题进行分享交流,共议普法“良方”。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导支振锋围绕“网络暴力及其治理”进行了深度分享。他表示,网络暴力的实质是语言暴力,说到底是一种语言现象。在鼓励言论表达与打击语言暴力之间,必须进行明智的权衡,区分好网暴侵权与言论自由的边界。

在支振锋看来,平台是治理网络暴力的另一个关键主体,网络暴力本质上是语言暴力在网络空间中的呈现。我国监管执法要求平台建立健全网暴预警预防机制,加强内容识别预警,构建网暴技术识别模型,建立涉网暴舆情应急响应机制;强化网暴当事人保护,设置一键防护功能,优化私信规则,建立快速举报通道;严防网暴信息传播扩散,加强评论环节管理,加强重点话题群组和版块管理,加强直播、短视频管理,加强权威信息披露;而且要分类处置网暴相关账号,依法从严处置处罚。

“法治手段固然是重要保障,平台治理固然是关键支撑,但同样重要的,还必须提升网民媒介素养。”支振锋说,要加强公民道德修养,能够认识到“善语结善缘,恶言伤人心”,说文明话,做文明人;也要提升数字素养,依法上网、文明上网,能利用平台内防暴模式、隐私保护功能和举报功能,善用“12321”和“12377”等举报热线,具有网络取证、存证意识,实现自我保护。网络空间也是现实的生活空间,里面有无数认识歧异、利益分殊、道德水准参差不齐的人。要维持良好的网络空间生态,国家、平台、媒体、公民必须齐发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治理网络暴力,是一门全体网民都要诚实面对的必修课。

抚州市乐安县人民检察院鳌溪检察室主任刘莹分享网络普法经验。三年前,她与同事一起创立“刘莹姐姐工作室”,聚焦未成年人保护,先后通过研发课件、开通可视的“刘莹姐姐微课堂”、可听的“刘莹姐姐FM”、研发儿童自护操等进行线上线下普法,并组建了含网格员、教师在内的3000余人的网信普法志愿者队伍。工作室先后荣获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等多个荣誉。

此次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法治局指导,江西省委网信办、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主办。来自部分省市网信办、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江西各地各相关单位以及正能量网络大V等参加活动。(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7头条 » 江西:专家学者齐聚网络法治论坛 共议普法“良方”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