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据 The Information 最新爆料,头条2018年整体亏损 12 亿美金。相比 2017 年的小幅盈利而言,18 年稍微不太如人意。而罪魁祸首则是
据 The Information 最新爆料,头条2018年整体亏损 12 亿美金。相比 2017 年的小幅盈利而言,18 年稍微不太如人意。而“罪魁祸首”则是过去两年主打出海、持续烧钱的 Tiktok。复盘头条过去几年的出海经验,我们可以发现什么?
双轮驱动战略与头条的出海逻辑
头条出海有这样几个典型的关键节点:
2016 年的乌镇互联网大会上,张一鸣表示,全球化将是今日头条 2017 年的核心战略之一;
而在 2017 年字节跳动 6 周年庆之际,张一鸣宣布,公司的新愿景是“全球创作与交流平台”,其 2018 年关键词是“全球化”。
到了 2018 年,在一场和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钱颖一教授的对话中,张一鸣提及,预计 3 年内今日头条海外用户占比从 10% 增长到 50%。
但要理解它的出海逻辑,仅留意到以上事件还不够。
众所周知,头条一开始看上的是人与信息的撮合生意。它试图借助机器算法来提升分发效率,而其打磨产品的能力是后来一切发生的前提。
从图文资讯信息的分发开始,头条系产品的推荐算法从来都主打“猜你想看”、“给你看你想看的”。一味的迎合甚至放大人性的某些部分,导致头条平台上很长一段时间都充斥着良莠不齐的内容。
再加上,如果单纯只做图文信息分发,头条的整个盘子其实是一眼看得到天花板的。套用字节跳动朱时雨的话:
从商业逻辑来看,资讯内容最后必然走向流量和广告的逻辑,收入公式大体= DAU*人均Feed条数*ad load*eCPM。
于是我们可以发现,官方的转变是 2018 年 4 月,今日头条将整体品牌变更为“字节跳动”,淡化了“今日头条”品牌。这意味着今日头条的主营业务由以“资讯分发”为核心转向“资讯分发+短视频”双轮驱动。
这是头条为了在内容形式上打破局限所做出的努力。但其实它早早就已经开始布局短视频赛道,正因如此,后来才有了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以及抖音的故事。
而除了图文资讯和短视频分发之外,头条也在同时往搜索和社交方向迈进。
年初推出的多闪,被看做是它对腾讯社交大本营的一次试探(虽然我并不这么认为,至于原因,我在 字节跳动之意不在社交 一文有详细论述),目前看来并没有什么水花;而头条进军搜索生意(以及近期将搜索商业化摆上明面)的动作,似乎也很难冲破百度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和壁垒。
除了以上这些业务条线的拓展,如前所述,最值得一提的则是头条早在 2015、2016 年就试图从地域角度进一步打破国内看似有些板结的僵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头条后来的出海策略非常直接:复制国内产品线,以算法技术输出为核心,“自建+收购”双轮驱动。
这一过程中最值得拿出来讲的、头条自建的标杆产品有四个:TopBuzz(今日头条海外版)、Hypstar(火山小视频海外版)、TopBuzz Video(西瓜视频海外版)、Tik Tok(抖音海外版)。
而这一切动作的大背景,则是近几年国内公司纷纷闻风而动的出海热潮。
头条出海喜忧参半?
以 TikTok 为代表的短视频业务正式出海的第一步是,头条在 2017 年 11 月正式收购了 musical.ly,其后将二者账户合并,并保留 Tiktok 的名称。The Information 的那篇报道中说,TikTok 国际化推广成果事实上喜忧参半。喜的是印度市场增速快,日活在 2019 年 1 月达到 2300 万;忧的是在美国市场留存数据不好看,其 30 天留存只有 10%。
头条选择出海,一方面是为了避开国内已经接近固化的巨头相争的局面,另一方面,则是在探索海外扩张的可能性。那么目前来看,头条出海取得的成绩如何?
我觉得至少得衡量两个指标:烧钱效率和回本周期。
先看烧钱效率。造成 12 亿美金亏损的主要原因是,Tiktok 在过去一年多通过海外渠道投放了大量广告,而且从 Apptopia 的数据可以发现,头条的全渠道投放量都有不同的提升。
前面提过,Tiktok 在印度的下载量和日活相对不错。但印度市场本身还处于蛮荒时期,尚未经过互联网公司的“教育”,许多巨头公司也并没有参与到烧钱大战中,因此其拉新成本很低,最低可低到 20 美分每人。
更何况,早在 18 年 3 月,谷歌就已经成立 NBU 团队(Next Billion Users,意在打造下一个 10 亿级用户的产品),这个团队由时任谷歌 VP 的 Caesar Sengupta 直接负责。但他们也深知,印度广告市场整体规模较低,不一定值得大肆烧钱。
两个证据:第一,根据 Dentsu Aegis Network 的预估,目前印度包括电视、出版业在内的所有广告收入约为 100 亿美元,其中数字广告是 12 亿;相比之下,美国 2018 年数字广告市场规模为 880 亿美元。
第二,尽管作为新兴市场,印度互联网用户的增速和前景有一定诱惑力,但仅仅了解规模数字还不全面。要知道,市场规模只是需求的信号,而不是衡量需求的标准。
举个非常现实的数字,印度人均年收入不到 2000 美元,中国是 9000,美国是印度的 30 倍,60000 美元。
这意味着,印度的市场相对贫瘠。要知道,单纯的获客只是第一步。在此之后,留存和变现才是重点,而印度用户价值的前景存疑。
而在美国市场,Tiktok 的表现也稍显勉强。
绝大多数人用来衡量 App 的关键指标是 DAU、MAU 等数字。但在前 Uber 增长负责人、现 A16Z 合伙人 Andrew Chen 看来, DAU/MAU 才是评估用户参与度的真正有效指标。
最初是 Facebook 将这一指标带入了人们的视野,其后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开始重视该指标的表现。DAU/MAU 实际衡量的是活跃用户打开 App 的频率,被称为参与度指标(Engagement Index)。如果该数据为 100%,说明用户每天都会打开,而 50% 则意味着每隔一天打开一次。
从 Apptopia 的统计数据来看,相比 Snapchat、YouTube 动辄 95% 的参与度而言,Tiktok 参与度不到 30%。这意味着,即便它可以通过烧钱买来大量新增用户,但也很容易因为流失问题使得广告效果大打折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7头条 » 在继BAT之后的TMD序列中 美团、滴滴此前先后被爆出巨额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