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时深度】美美与共,全球文明倡议引强烈共鸣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15日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在主旨讲话中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这是中方为推动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再次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在开罗中国文化中心“打卡”的埃及青年人到收到中国领导人复信的雅典大学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教授,从伊拉克智库学者再到意大利新丝路促进会会长,全球文明倡议引发强烈共鸣。一位法国历史学家曾说过,人类奇遇中最引人入胜的时候,可能就是希腊等国文明和中国文明相遇之时,这是因为中国哲学不仅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强调人与人的关系。当人类面对全球化时代的各种危机时,中国发出的真挚呼吁成为“命运交响曲”中厚重的一章。

“为全球文明交流互鉴积极贡献,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古城卢克索享有‘埃及露天博物馆’的美誉。2016年1月21日,卢克索迎来了尊贵的东方客人。”埃及文物部前部长曼姆杜哈·达马提和《环球时报》记者回忆说:“埃及总统塞西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沿着主道参观神庙时,由我负责解说。两国元首边走边听,并畅谈埃中古老文明的特色,共忆埃中源远流长的文明交流与互鉴。”

谈到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达马提认为,这一倡议旨在强调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对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变得更加姹紫嫣红、生机盎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告诉记者:“展望后疫情时代,无论是中国还是埃及,都将加强保护和传承丰富的文化遗产,并继续推动国家与地区间的互联互通。”

“感谢中国积极参与伊拉克重建,给了我们很多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抚今追昔,伊拉克智库“智慧宫”历史研究院院长塔米米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兴奋地说起古老的两河流域文明和中国文明存在许多共同之处,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字和书写系统,都致力于推进科学技术、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发展。

在古丝绸之路上,巴格达等历史名城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见证者。2015年中伊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以来,中国参与的电站、水泥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对改善伊拉克人民的生活水平作出贡献。在此期间,中伊双方在“文明古国论坛”“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等框架内保持良好合作。塔米米说:“在伊拉克人民看来,中国提出的为世界谋发展、求大同的理念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习主席复信参加“艺汇丝路”访华采风活动的阿拉伯知名艺术家代表,鼓励艺术家创作更多体现中阿友好的艺术佳作,为增进中阿人民友谊作出新的贡献。突尼斯、也门、摩洛哥、黎巴嫩等国艺术家在看到回信后表示,“阿拉伯国家与中国虽然在地理位置上离得远,但我们有相近的价值观,这为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加强务实合作夯实了基础。”4月3日,埃及赫勒万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艾哈迈德·纳瓦尔在开罗举行的“艺汇丝路——中阿知名艺术家采风作品展”暨中阿艺术家对话沙龙活动上表示,文明交流互鉴是增进各国人民相互理解和友谊的基础,“阿中作为不同文明的重要代表,必将为全球文明交流互鉴作出积极贡献,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以史为镜、互为镜鉴,提供解决方案”

中国和希腊都是文明古国,都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创造了辉煌历史。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说:“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写道,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当时古代希腊、古代中国、古代印度等文明都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文化传统,并一直影响着人类生活。这段话讲得很深刻,很有洞察力。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

2019年11月习主席对希腊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同希腊领导人共同倡导文明交流互鉴。随后,中希双方积极落实领导人共识,筹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今年初,雅典大学哲学与科学史系教授维尔维达基斯等5位希腊学者联名致信中国领导人,畅谈对习主席倡导的文明理念的高度认同,并介绍了中心筹备情况和发展规划。今年2月,习主席复信希腊学者,并祝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收到中国领导人的复信后,希腊学者十分欣喜和感动。维尔维达基斯是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指导委员会主席,曾多次来中国,中国高校的青年学生对希腊传统文化研究的热情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希腊和中国文明的遗产在漫长的历史中对欧洲、亚洲和全球其他地区的文化产生影响,现在全球文明倡议也有助于人类应对全球化时代面临的各种危机。维尔维达基斯说,希中文明拥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在“人类通过理性反思来追求和谐”这一点上就有共通之处。他认为,无论在中国还是希腊,哲学都不仅仅是一种以知识为目标的理论事业,而是一种指导我们行为的综合生活方式。维尔维达基斯表示,希腊人支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他甚至认为这一理念可以发展为一种全人类的文明模式。

雅典一所公立高中的历史老师克里萨费斯说,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让他想到中国领导人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理念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对全世界人民共同福祉的关切。多年来,希腊作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国家,与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商贸、文化体育、教育科研等诸多方面展开深入合作,乘上了中国快速发展的东风。

在维尔维达基斯看来,两国经贸合作已经取得显著进展,他希望有更多的交流延伸向戏剧、考古学和艺术史等领域。谈及中国与希腊的文化交流,有一个家族三代人接力为之而奋斗的故事非常有意义。2019年11月,习主席在希腊《每日报》发表题为《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的署名文章。文章中写道,“中国翻译家罗念生一家三代致力于希腊文学、戏剧的翻译和研究,为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罗念生被雅典科学院授予“最高文学艺术奖”,其子罗锦鳞排演过《俄狄浦斯王》等10多部古希腊戏剧,孙女罗彤同样致力于希腊文学、戏剧翻译研究和舞台实践,为增进中希两国人民友谊做出重要贡献。罗彤和《环球时报》记者谈起习主席参观雅典卫城博物馆的场景。当时,习主席在“沉思的雅典娜”浮雕前驻足观看,并提到“止戈为武”的中国成语。罗彤认为,在国际社会风云变幻的今天,中国和希腊作为历史上人文及思想领域的引路者,有责任通过“以史为镜、互为镜鉴”,为当下和未来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基于历史经验的解决方案。

“与文明冲突论不同,中国倡导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离不开每一个普通民众的参与。在距离金字塔不远的伊本·白图泰街上,坐落着著名的开罗中国文化中心。《环球时报》记者每次去那里都会见到许多埃及年轻人在中心学习中文、中国武术。一些埃及青年表示,越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越对中国充满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随着中埃经贸合作不断加强,他们希望将来能到中国发展或者加入中国企业。

希腊爱琴大学网络中文课堂日前举行揭牌仪式,目前有3000名学员参加学习。爱琴大学社会科学系学生会主席、目前就读该系四年级的希腊女大学生莱兹基杜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她和很多同学参加了中文课堂,这个项目为希中文化搭建了交流的桥梁。尽管学习中文有一定难度,但同学们认为未来中文将是一门全球通用的语言。和在开罗中国文化中心参加活动的埃及青年一样,莱兹基杜等希腊青年也表示,无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日新月异的发展,都吸引着他们,因此他们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会克服困难,迎接挑战。一些希腊青年也希望学好中文后能有机会到中国或在中国企业工作。莱兹基杜说,通过接触中文和中国朋友,希腊人很快就能认识到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精粹是“善良”和“尊重”。随着越来越多希腊年轻人学习中文,大家未来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会越来越多。

采访中,《环球时报》记者还记录了很多“美美与共”的故事。2021年春天,居住在雅典的华侨华人成立了一个名为“中希华人戏剧联盟”的文艺组织。短短两年时间里,他们创作出两台“中希合璧”——将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和古希腊神话传说糅合在一起的舞台剧。中希华人戏剧联盟负责人王婉萍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联盟去年把古希腊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故事巧妙地与许仙和白娘子的传说“嫁接”成《新·白蛇传奇》搬上舞台,结果在社交平台上收到大量希腊观众的留言。有的观众询问他们哪里能学习中文,也有的询问如何能买到中国传统服饰,还有的问怎么到西湖旅游。王婉萍说,当看到这些真挚的留言时,就会由衷地感觉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一件实实在在传播中国文化和加强东西方审美互鉴的好事。她认为,文化交流的前提是尊重彼此。这个“尊重”并不是简单的客气和礼貌,而是主动倾听、学习对方的优秀文化,并对对方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讲好自己的故事,实现有效的“文化交流”。

中国国家博物馆2019年和2022年举办的大展“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和“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不仅吸引了大量的国内观众,也引起了意大利新丝路促进会会长弗朗切斯科·马林焦的关注。马林焦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意大利和中国都是文明古国,对于现代化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双方完全有可能而且应该就实现现代化的路径方法等问题加强交流,以促进两国经贸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并为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提供参考借鉴。他表示:“与此前流行于西方学界的文明冲突论不同,中国提倡文明交流互鉴,还最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在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与平等的前提下,中国倡导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交流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王义桅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智慧,发轫于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成长于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传统,成熟于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丰富外交实践,而最新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也是中国外交哲学的具体体现。

【环球时报驻希腊特约记者 梁曼瑜 环球时报驻埃及、意大利特派记者 黄培昭 谢亚宏 环球时报记者 胡雨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7头条 » 【环时深度】美美与共,全球文明倡议引强烈共鸣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