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里弄里的“博物馆”

◆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核心在于如何解决“人”的问题,张园采取的“征而不拆、人走房留”模式,对文化遗产保护而言是较为有利的。

◆张园整体成片的保护性征收改造模式体现了保护理念的进步,在修缮工作中不去刻意做旧的方式,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当代人的诚恳。

作为上海石库门里弄的“博物馆”,张园的保护工作有特殊示范作用,其创新的“征而不拆、人走房留”的保护性征收改造模式,为成片历史建筑群保护提供了新路径。

张园的保护性征收改造模式体现了保护理念和技术的巨大进步。在对待存量建筑时,尊重城市记忆和历史价值,对城市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以保留为主、改造为辅、拆除次之,不是一味追求新用地、新风貌,一拆之后原地重建。

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核心通常在于如何解决“人”的问题。张园保护首先面临的是如何改善原住居民的居住条件。老建筑的居住密度很大,超出了原始建筑设计容量,造成历史建筑长期处于超负荷使用的状态,居民的居住条件也不尽如人意。如果原住居民继续留在张园,每家都改造为厨卫独立的成套住房,存量空间根本无法满足;如果让一部分人走,一部分人留,由于各自的利益诉求千差万别,实际操作非常困难。最后,张园采取了“征而不拆、人走房留”的方式,让原住居民到张园外改善居住条件。尽管这样的模式成本高、社会责任大,但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却是较为有利的。

保护工作的最难点往往不在建筑遗产本身,而是如何平衡保护成本与活化利用之间的关系。2021年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审议通过的《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是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思路的重大提升。活化利用是未来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要抓手,也因此,每座城市对历史风貌的保护方式虽不尽相同,但都需要实事求是地计算保护成本和活化利用的收益总账。张园不能只被当成博物馆,而是要与整个社会发展进行联动,要考虑它未来在整座城市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经济社会运行中有什么样的价值,并且如何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能看到这些价值。

历史上的张园本就是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今天的张园周边已有非常成熟的大规模商业业态,基于这样的历史沿革和现实优势,张园被重新定位为一个面向公众的公共文化空间和商业街区,这既符合历史建筑原真性保护的要求,也能统筹兼顾活化利用,摊薄保护成本。例如,张园东区的保护建筑平移工程计划采用暂时平移部分建筑、向地下拓展空间,再把历史建筑移回原位的方案。一来在尽可能保留历史建筑一砖一瓦的同时,弥补地上空间的不足;二来张园地处城市中心、交通要道,需要完成城市地下交通换乘节点的功能。当然,这种把地下空间造出来后再移回原处的做法,无疑增加了项目的难度和成本,但从业已开放的张园西区来看,一些知名品牌的入驻、商业街区的形成可以平抑改造成本。

张园整体成片的保护性征收改造模式还体现了保护理念的进步。以前很多历史建筑保护只关注单体独栋,比如优秀历史建筑,贴一个标签、挂个牌子,圈起来保护好,但是周边的其他建筑有可能都被拆除;又或是周围建一片仿古甚至以假乱真、真假难分的复制品,好比一件古董周围摆上了一堆高仿赝品,拉低了整个文化街区的独特价值和艺术品位。

无论是原真性保护还是改造或者新建,都会涉及如何对待历史时间的叠加、是否要体现当代人自己的痕迹等问题。从保留历史痕迹的角度而言,张园在修缮工作中没有刻意做旧,而是明明白白地告诉世人,哪些部分是动过的,哪些是原样保留的,这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当代人的诚恳。而新建的建筑没有去仿古,而是既有当下的时代特征,又在尺度、色彩、风貌上充分体现出对历史环境的尊重。

此外,当地政策法规也从法律上保障了张园的保护性征收改造得以顺利展开。上海积累了一批富有特色的“留改拆”项目的有益经验,并逐步从实践案例上升为地方性政策法规,在法治层面把保护保留和开发利用的边界划分清楚,守牢保护的边界和底线。最终,上海从城市运营、建筑遗产价值保留、保护技术、更新技术等各个层面,研究张园的保护性征收改造和后续功能植入与运行,百年张园呈现新的生机活力。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本报记者黄晓慧采访整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7头条 » 保护里弄里的“博物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