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乌鲁木齐4月22日电 (邢亚丽 李华)维吾尔族刺绣是欣赏与实用并举的民族传统工艺,被誉为丝绸之路上一颗宝贵的“活化石”。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以“绣”为媒,通过携手当地非遗传承人,举办各种培训班、展览展示、宣传推广等活动,让非遗保护项目及传统工艺走入基层,并带领绣娘们闯出一条居家致富路。
近日,记者走进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看到哈密传统刺绣技艺市级传承人卡德尔·热合曼正在开展单人培训课,绣娘包静在他的指导下,学习如何使用盘金银绣的手法让画面更加精致和立体。
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于2016年3月8日成立,是中国文化部在国内成立的首个传统工艺工作站。
维吾尔族刺绣是欣赏与实用并举的民族传统工艺,被誉为丝绸之路上一颗宝贵的“活化石”。 李华 摄
不出家门,不撂荒土地,用家居的技艺就能增收。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充分发挥传统工艺覆盖面广、兼顾农工、适合居家生产的优势,通过“公司+培训+订单”的方式,帮助5000多名绣娘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手工技艺,取得了较为稳定、可观的收入,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
为打造产学一体的非遗传承氛围,工作站自成立以来,借助文化部、教育部提供的研培平台,对刺绣企业、合作社负责人以及绣娘骨干等5000余人围绕刺绣技能、图案设计、市场营销等内容进行重点培训,多层次、多角度的培训不仅开拓了绣娘的眼界,也让非遗传承人的技能更加精进。
卡德尔·热合曼不仅是哈密市级刺绣传承人,还是剪纸传承人和哈密市库木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他说,传统工艺工作站成立以后,给予了他们很大的帮助,在这个平台下,他们还有机会去广州大学、清华大学等很多名牌大学培训学习。现在,他的徒弟大概有2000多名。
游客在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游览参观。 李瀚麒 摄
哈密市衣典刺绣有限公司负责人包静说,该公司的绣娘以前只会做简单的刺绣,经过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培训,绣娘们的技艺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今年,包静带领20名绣娘,承接了大批量的杭州订单,按图案计件给绣娘们结算工资。人均日收入百元左右,技艺纯熟的绣娘月收入可达上万元。
包静说,很多来哈密旅游的游客很喜欢手工刺绣,手工刺绣市场很大,她希望更多的绣娘加入她的团队,生产多元化、更丰富的产品。
在哈密市伊州区陶家宫镇荞麦庄子村三队,卡德尔正在为绣娘讲解新一批订单的要求。 李瀚麒 摄
在“互联网+”背景下,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以“绣”为媒,带领哈密维吾尔族传统刺绣先后走进上海国际时装、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北京文博会等重大节会,展示多姿多彩的新疆地域文化。(完)
【编辑:房家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7头条 » 新疆哈密:以“绣”为媒 闯出一条刺绣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