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疆新和4月7日电(邓丽娟)刨子和凿子发出的“嗤嗤”“咚咚”声、孩子们的喧闹声、琴弦试音的婉转乐声汇集在一起,回荡在新疆南部的阿克苏地区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加依村上空。这里被称为“中国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几乎家家从事乐器制作。
近日,记者走进加依村乐器制作师艾依提·依明的工作室,仿佛置身一座乐器博物馆。弹拨尔、都塔尔、热瓦甫、萨塔尔、艾捷克、手鼓……各式各样的新疆民族乐器挂满墙壁。艾依提·依明随手拿起一把都塔尔调音弹奏,琴弦在他的指尖滑过,悠扬的乐曲如淙淙清泉流淌而出。
艾依提·依明随手拿起一把都塔尔调音弹奏。 郭安东 摄
年近七旬的艾依提·依明,至今已从事手工乐器制作50余年,家里五代人都是乐器制作师。“我从小在制作乐器的材料堆里长大,这门手艺是父亲传给我的。我们村有300多年制作乐器的历史,我从15岁开始做琴,那时村里只有两三个人做乐器,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做乐器。”艾依提·依明说。
“你看这把琴,我花了7个月时间才做成,仅镶嵌装饰就用了两个多月。”艾依提·依明手握都塔尔说,虽然每天重复一道道工序,但他却乐此不疲。“桑木是制作乐器的好材料,从掏挖桑木、烤制成型、拼接雕花、放置弦码、抛光上漆,做琴的每一步都需要心静神宁。制作一把萨塔尔会用到桑木和骆驼骨头,做完一般需要3个月左右。”说起乐器制作,艾依提·依明总是滔滔不绝。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如今加依村里多数乐器制作匠人都师从艾依提·依明。“我会做10多种乐器,如果有人想学,我愿意把这些技艺全部传授给他们。”艾依提·依明说,这些年他先后收了200多个徒弟。
“师父不仅教会我制作乐器的手艺,还教会我凡事都要坚持的做事原则,现在,我也开始带徒弟了,我要和师父一起把制作乐器的手艺传承下去。”村民图尔荪·买买提说。
一把琴带“火”了一个村,这是大家过去没有想到的。近年来随着新疆旅游业的发展,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让加依村广为人知,并使其跻身中国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新疆旅游特色街区。2008年6月,加依村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艾依提·依明也于2012年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曾经的加依村可不是现在这般欣欣向荣的模样。”加依村党支部书记拜合提亚尔·阿木提说,以前,村里都是散户制作、销售,不成规模,效益也不太好,很多村民都改了行,是新和县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好政策为加依村送来了发展东风。近几年,新和县充分发挥非遗品牌效应,走专业化、合作化的特色发展之路,依靠乐器制作,带动当地民众增收致富。
据拜合提亚尔·阿木提介绍,加依村每年平均销售乐器2万余件,户均收入在3万元(人民币,下同)左右,多的可达15万元。2022年,全村乐器销售额1800万元,产品畅销新疆、河南、北京等省区,还远销德国、法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完)
【编辑:田博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7头条 » 探访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家家守村业 产值逾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