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不要迷恋《曾国藩家书》

浩瀚的历史长河里留下许多文化精华和糟粕,大家都知道对待传统文化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很多人是分不清的。

很多人喜欢读名人的家书、家训,以此来作为自己的行事准则和培养孩子的标准。比如比较流行的《傅雷家书》、《曾国藩家书》。

此前傅雷家书被列入义务教育教科书范围,我们这一代人都读过相应的文章,很多老师和教育工作者也在大力推荐这本书。很可惜傅雷家书并不值得推崇,里面看似是父亲对孩子含情脉脉的疼爱,实际上是一个家暴、出轨、自私自利的父亲对孩子PUA式的教育。而傅雷的两个儿子对父亲的这种教育也深恶痛绝。令人欣喜的是,如今傅雷家书已经被踢出教科书范围,不再成为必读的书籍。

如今曾国藩家书的热度又起来了,各大实体书店和网络书店都有它的身影,很多家庭希望通过曾国藩来学习成功之道和教育孩子的方法。我周边有人多次送过我有关曾国藩的书籍,这其中就包括《曾国藩家书》,遗憾的是读完之后并无多大收获,唯一的收获就是奉劝身边人不要迷恋曾国藩家书。

现实中的曾国藩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角色,他可以对降兵许下活命的承诺,随后违背诺言杀死对方,丝毫不以为耻。为了打败太平军,他可以毫不犹豫地与正在攻打大清皇帝的英法侵略者搞亲善合作,同僚骂他毫无羞耻感,他表示无所谓;

战略眼光非常准,实行战略非常狠,行动果断,不顾天下物议,看准水军的重要性,不惜代价砸水军;看准安庆的重要性,就瞄准安庆猛打,甚至不管老友胡林翼的安全。战争成功后,看到士兵都发了财,就知道军心不可用,乃退下来乖乖当忠臣,相当知进退。

曾国藩凭借凶狠、胆识、无耻、玩弄权术等方式获得了成功,而他留给孩子的告诫家训则完全相反。曾国藩家书中传达的核心思想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一个老实人,如何保全自己的性命和家业,如何在功名利禄中保持“真我”。说白了就是“我帮你们打下这份家业,以后要好好听话让家业万世长存”。

如果你的人生起点是省部级,或者是厅局级,读这些东西还是有用的,可以吸收一些逻辑来守着自己这份家业。如果这是普通的寒门子弟,千万别把曾国藩奉为圣经,因为你不具备这种人生起点,你的目标是创造家业而不是守家业。

隋朝大臣杨智积有五个儿子,他在朝中备受打压之后,就只允许自己的儿子读《论语》、《孝经》之类的书,其他帝王、兵法之术一律不许看。后来在波诡云谲的变幻中杨智积一家得以保全性命,儿子们也安享其乐。

对此杨智积解释道:如果孩子读书广泛了,就会增加才识,如果他们多与豪杰交往,就会滋生志向。人一旦才识多了,志向大了,就可能引来杀生的祸患。

只读《论语》、《孝经》之类的书籍,让孩子们做到听话、安于现状即可。这是杨智积站在自己角度出发做出的决定。他的教育方式只适合自己,而不适合他人。

曾国藩写家书的初衷、时代背景和普通人完全不一样,他的家训是写给儿子们的,也仅仅适用于自己的孩子。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书籍来窥探一下当时的世界,不要将其奉为圣经,更不要强加给孩子以及周边人。

电影《邪不压正》里,关于老蒋的日记有这么一段台词“谁能把心里话写日记里?写出来的那能叫心里话?”

如果你知道自己的日记会在社会面上流传,并会被人拿来讨论,你会把大实话写在里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7头条 » 普通人不要迷恋《曾国藩家书》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