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抗战大捷,“墙缝战斗”毙敌数远超平型关大捷

从2017年开始,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在中小学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抗日义勇军和游击战争从局部上升到全局高度,提到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的整体范畴。

如此一来,1931-1937年,在广大东北地区发生的战役战斗逐渐浮出水面,从尘封中被挖掘出来。其中,发生在牡丹江地区的“墙缝战斗”创造了毙敌人数最多,我方损失最小的战斗记录,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将抗战首捷由平型关大捷足足提前了5年!

“九一八事变”后,驻吉林省的东北军王德林营长率部500人起义抗日,成立“国民救国军”,中共党员李延禄任救国军参谋长。国民救国军成立后,于1932年2月连克敦化、额穆和蛟河三县,队伍壮大到5000人,声震远近,引起日军恐慌。于是,日军关东军司令部急调天野第十五旅团,从敦化经镜泊湖方向进剿,只可惜日军彼时心态骄狂,乘着九一八事变不可一世的傲气,全然没有把救国军当回事,结果在“镜泊湖连环战”中被我军重创,损失惨重。尤其是在首战“墙缝战斗”中丢盔弃甲,损失近4000人,嚣张气焰一下子即被打灭。

先看一下敌我力量对比,参战人数方面我方700余人,敌方约7000人,武器装备我方弹药缺乏,手榴弹充足,敌方武器装备精良,伤亡情况我方7人,敌方3600人。如此战事,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也实属抗战第一大捷!

战斗发生地“墙缝”,是夹在牡丹江和一个山坡中间的一条5华里长小路,路边耸立一人多高的石壁,时断时续,隔一段有个裂口,被称“墙缝”。小的缝隙只能露脸,大的缝口数米宽。埋伏两端可形成交叉火力。“墙缝”的地形地貌,是我军最强大的秘密武器。敌军部队在人数、装备、训练、作战经验等方面都大大超过我军,但因为“墙缝”独特的地形地貌,双方优劣势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1932年3月13日清晨,当地爱国猎户陈文起为日军“带路”,将日军诱入我军部署在“墙缝”地区的埋伏圈,李延禄将军于是率700名补充团官兵随即打响战斗。

在战斗中,我军凭借居高临下的地形优势,巨石缝隙是我方战士们隐身射击的掩体,日军仰攻冲锋,根本到不了岩峦下就被手榴弹撂倒打退。而敌方的优势山炮按最近的调距,也只能打在我方身后的山谷空地;机枪打在崖顶,枪子落在崖下,伤不着我方战士的皮毛。

日军习惯用两面包抄、中间突破战术做进攻,也注意撒开散兵线。但在狭长的“墙缝”,无法两翼包抄,也无法攀登垂直光秃的岩石,撒开散兵线更无意义。无论单兵作战能力还是协同作战能力,在这里都起不到作用。

与此同时,日军方面又固执的认为我方军队不过是一群“散兵游勇”和“乌合之众”,根本没有把我军当回事。在这一背景下,战斗从凌晨打响,直到黄昏时分我方主动撤出阵地,敌军始终处于极度挨打和被动的地位。。据参战村民事后回忆,岩石下的鬼子一批一批倒下,肢体横飞,成堆成片的“死倒”垛,一片鬼哭狼嚎。“墙缝”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和日军的狂傲,让我军有效实现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根据战后打扫战场缴获枪支的数量,估算歼灭(含亡和伤)日兵至少3500人。

“墙缝战斗”是一次自发的统一战线实践,他与后期组织的镜泊湖连环战利用有利地势和地形,连续打击敌人,重创了日军天野部队,彻底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也为后期东北抗联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7头条 » 鲜为人知的抗战大捷,“墙缝战斗”毙敌数远超平型关大捷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