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电影人高崇:20余年,让“大片”点亮北疆农牧林垦区的星空

近日呼伦贝尔4月30日电 题:公益电影人高崇:20余年,让“大片”点亮北疆农牧林垦区的星空

中新网记者 张玮

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圆满落幕,公益电影人高崇脱下西装,换上工作服,扛着放映设备继续深入农区、牧区、林区、垦区,为当地老百姓送上精神食粮。

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举办了首届公益电影高质量发展论坛,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和四川省宜宾市作为全国两家农村院线受邀出席,并就如何做好公益电影放映进行经验交流。

呼伦贝尔农村牧区数字电影院线公司总经理高崇在农村、牧区、林区、垦区摸爬滚打23年,是名副其实的公益电影人。走上国际电影节“红毯”的高崇精神抖擞,他特意染黑了头发,换上西装,向大家娓娓道出远在中国北部边陲的公益电影放映之路。

资料图。图为呼伦贝尔农村牧区数字电影院线公司在矿区放映公益电影。呼伦贝尔市委宣传部供图

资料图。图为呼伦贝尔农村牧区数字电影院线公司在矿区放映公益电影。 呼伦贝尔市委宣传部供图

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高崇从小就有电影梦,“小时候的文化娱乐活动比较匮乏,电影是我了解外界的最好媒介。”

《董存瑞》《英雄儿女》《野火春风斗古城》等一系列经典红色电影曾是高崇童年时最重要的回忆,陪伴着他走过青葱岁月。

1991年,高崇退伍后被分配到当时的呼伦贝尔盟电影公司,从此与电影结下不解之缘。“一路走来与电影相伴,电影给我带来很多快乐。”

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农村电影事业,21世纪初,国家“2131工程”开始实施,广大农村每月每村至少放映一场电影。高崇从此开始投身公益电影放映工作中。

呼伦贝尔位于中国北部边疆,近2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除了农村和牧区,还包含林区和垦区的居民群体,“他们几代人扎根在林区和垦区,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因此,我们将公共服务向纵深发展,向更多非服务范围内的林区、垦区及边远牧区延伸。”

“无论多困难,想方设法将公益电影送到老百姓身边”是高崇坚持20多年的信条。

令高崇印象最深刻的要数2018年夏秋季节在塔尔气林场的放映经历。

图为呼伦贝尔市作为全国两家农村院线之一受邀出席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并做经验交流。呼伦贝尔市委宣传部供图

图为呼伦贝尔市作为全国两家农村院线之一受邀出席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并做经验交流。 呼伦贝尔市委宣传部供图

“我们从海拉尔出发,前往300公里外的塔尔气镇。途中乌奴耳镇到塔尔气镇的路非常难走,脸盆大的坑屡见不鲜,140公里的路程,车队用了近5个小时才到。当时还下起了雨,我们冒着雨前行,直至天空放晴,阳光把森林映照成了金色,美极了。”高崇回忆道,“迎着夕阳,我们顺利放映了电影,并受到林区人的欢迎。”

为什么一定要到基层林场放映电影呢?高崇说,天保工程实施后,一年两季的防火期令很多林业职工都需坚守岗位。“林区深处没有信号,我们将电影送到他们身边,能让他们了解世界、感受温暖。”

“那一次,我们连续放映了10多天、20余场电影,惠及当地20000余人。”高崇说,“返回牙克石的时候,我们的车爆胎了,放映设备也颠坏了,但我们很欣慰。”

看着公益电影放映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多,高崇说,他作为电影从业者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目前,呼伦贝尔平均每年在农牧区放映公益电影约6500场,在林区和垦区放映公益电影约2300场,影片的题材包含故事片、民族语影片和科教片等常见类型。

“我们也会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选择不同类型的影片,如老年人大多爱看一些抗战片,年轻人则喜欢院线大片。在农村牧区我们还会播放时长20分钟左右的科教类影片,如种植养殖、接羔保育、禁毒宣传、传染疾病预防等。”高崇详细向记者介绍道。

让高崇自豪的是,传统公益电影播放大多采用露天形式,受时间和天气的影响较大。“如今,我们的公益电影要逐步实现从‘站着看’到‘坐着看’、从‘室外看’到‘室内看’的转变。”

在高崇的计划中,呼伦贝尔将充分利用村委会活动室、乡镇文化站建立公益电影固定放映点,让越来越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大片。(完)

【编辑:陈海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7头条 » 公益电影人高崇:20余年,让“大片”点亮北疆农牧林垦区的星空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