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解读之八十五:儒家的无为而治
作者:微软
人生在世,难免有失!中华先贤圣人,留下经典,启迪后人。
对经典原文的解读,本无定论,只是“各抒己见,各有所得”,解得未必准,只是提供一个新思路而已。
儒家的无为而治
上一篇我们解读了“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让我们知道了:儒家主张“装”,但“装”一辈子,就是圣人。
今天我们继续解读《中庸》原文的“诗曰,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
“相”字,《说文解字》解释为“省视也”。
“相”,就是“观察”,就是仔细地检查。
“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也就是说,在自己独自一人时自我观察,追求的是问心无愧,即使是深夜醒来之时,也不惧鬼敲门。
这种无愧于心,为什么能得出了“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结论呢?
我认为,这里的“无愧于心”的,主要是指其内在的“品性”,而不是他自己的外在表现。
内在品性是隐秘的,外在表现是可以看到的,所以“自观自察”的是内在品性。
这种无愧于心的品性,就是做到了“中和”,做到了“天人合一”,与整个天地运转“共呼吸”。其所有的表现背后是整个天地的力量,或者说,是整个社会的运行力量在支撑着他。
所以圣人君子通过努力做到天人合一,从而借助全社会的力量,达到了“不动而敬,不言而信”的境界。
同样,《诗经》中的“奏假无言,时靡有争”,即通过做到不通过语言“向上苍或向权力”祈求和比喻,并且任何时候都不争夺什么,达到了“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的境界。
这一段说的是:品性中和,就可以与天合一,从而借助天的力量,无需说话即能获得民众的敬和信;无需说话也不去争什么即能引导民众向善还能震慑民众不敢造次。
“不言不怒”,“垂拱而治”!这是治国理政的最高境界吧?与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不谋而合啊。
这其实也是对于实践“中庸之道”效果的总结性结论。
附《中庸》原文:
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7头条 » 儒家的最高追求:“不言不怒”“垂拱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