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的由来与用法
我们在看古装剧或者读历史小说时,经常会遇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些字,它们是什么意思呢?它们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呢?它们又是怎么应用在历法和时间上的呢?
一、天干地支的由来:
据说在远古黄帝时代,有一个邪神蚩尤搅乱天下,黄帝为了救民于水火,便与蚩尤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在涿鹿之野血流成河,无法收拾。黄帝于是洗心革面、修身养性、建坛祭天、方丘敬地。天感其诚,便赐下了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黄帝将十干圆形排列,象征天道;将十二支方形排列,象征地理。以干为天,以支为地,方能平息战乱。后来有一位名叫大挠氏的智者,将十天干、十二地支组合成六十甲子,并以黄帝建国之日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这就是天干地支的起源。天干地支是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黄帝建国之时,由大挠氏根据天地之气运、五行之变化(金木水火土),创造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作纪年之符号。
二、天干地支的读法:
甲(jia三声);
乙(yi三声);
丙(三声);
丁(ding一声);
戊(wu四声);
己(ji三声);
庚(geng一声);
辛(xin一声);
壬(ren二声);
癸(gui三声)。
子(zi三声);
丑(chou三声);
寅(yin二声);
卯(mao三声);
辰(chen二声);
巳(si四声);
午(wu三声);
未(wei四声);
申(shen一声);
酉(you三声);
戌(xu一声);
亥(hai四声)。
三、天干地支的用法: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立历法时,为了方便进行六十进位而设立的符号。对于古代中国人来说,天干地支就像阿拉伯数字一样简单,而且后来还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和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符号的含义就越来越丰富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察月相,发现两个月相周期约为59天。12个月相周期大约为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配合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这几个朝代。
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符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它反映了自然界运行的规律,即时间和空间的互动,以及阴阳的作用结果。中国历法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循环的规律。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江西土地流转中心的信息,请访问[官方网站],或者关注[官方订阅号],江西土地流转中心是您的土地新财富好帮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7头条 »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怎么念、后面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