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水面面积13天缩水超四分之一,去年也因干旱露出湖底的明代石桥

新标题:鄱阳湖水位创历史新低,明代古桥再次现身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国际重要的湿地和候鸟栖息地。它被称为“长江双肾”之一,具有调节水量、保护生态、孕育生命的多重功能。然而,近年来,鄱阳湖频繁遭遇干旱,水位持续下降,湖面大幅缩水,湖区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据江西省水文部门介绍,今年7月15日上午9时,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仅为13.08米,比多年平均水位低5米多。这是受到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和上游来水减少等因素的影响。从6月30日开始,鄱阳湖水位就以每天10到20厘米的速度快速下降。7月2日到15日的13天时间里,鄱阳湖的水面面积从2590平方公里缩小到1850平方公里,容积从75.9亿立方米减少到42.3亿立方米。在鄱阳湖余干县康山段,记者看到,原本宽阔的湖面变成了窄窄的航道,大片的滩涂和绿草暴露在空气中。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鄱阳湖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进入新世纪后,鄱阳湖经常遭遇干旱,每年都有可能创造“1951年以来最干旱”的纪录。去年2022年,鄱阳湖也曾经历了40天的大干旱,水面面积缩水69%,由湖变河。更让人惊讶的是,在湖底竟然露出了一座明代的石桥。这座石桥长约100米,宽约10米,由数百块巨石组成。据考证,这座石桥是明代万历年间修建的一部分军事工程 。

鄱阳湖的干旱对于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目前,沿湖地区正积极开展蓄水、保水、节水等工作,确保群众用水安全。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关注鄱阳湖的生态保护,共同为“长江双肾”注入活力。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央视新闻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责编 | 梁泽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7头条 » 鄱阳湖水面面积13天缩水超四分之一,去年也因干旱露出湖底的明代石桥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