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潮涌湾区逐浪高

广州南沙:潮涌湾区逐浪高

——写在《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发布300天之际

申卉、徐雯雯

仲春四月,春和景明。

“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的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为广州把脉定向、寄予厚望。

恰逢《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正式发布300天之际,作为粤港澳合作三个重大平台之一、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广州南沙,正焕发出无限生机。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广州南沙,奋跃而上。

百亿级项目持续加码——

总投资达153亿元的融捷南沙新能源智造及研发总部开工建设,将为南沙带来锂能源、光伏能源及柔性显示三大高端产业。

“轨道上的大湾区”加快形成——

随着广深港高铁全面恢复,更多“穗港候鸟”重新起飞。南珠(中)城际顺利开工,粤港澳“一小时生活圈”基础设施建设愈加完备。

乘风而起、破浪前行,承载着新的使命,南沙正胸怀立足湾区的战略擘画、协同港澳的时代机遇、面向世界的广阔视野,奔向更加壮阔的新征程。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申卉、徐雯雯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杨耀烨、廖雪明 通讯员南宣、关悦

在过去的一年间,南沙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8个,高新技术企业增加158家至近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达2158家、增长33.3%,25家企业入选广州独角兽企业榜单,新签约227个项目,总投资额近4000亿元,增长87%。

《南沙方案》落地后,新签约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及先进制造产业项目占比达76%,同比增长20个百分点。

去年年底,南沙口岸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约600家企业备案开展跨境电商业务,跨境电商业务创新高地已成为南沙的“标签”之一。

高质量发展更有锐气

奔赴星辰大海之约

南沙,千年商都广州通往海洋的唯一通道。曾经,一艘艘航船从这里启航,将东方古国的丝绸、茶叶和瓷器等带往世界,也带回了海外无数的奇珍异宝。

如今,南沙激荡而起的创新浪潮,同样要从星辰大海说起。

上九天揽月,探秘浩瀚苍穹。

4月4日,落户广州南沙的中国商业航天公司中科宇航发布消息称,已成功开展海上垂直回收演示验证飞行试验,这项技术未来有望用于太空旅游。随着国内首个全产业链商业航天产业化基地——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一期投产,国内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正在此进行总装测试,将填补广东省在航天制造业领域的空白。

下五洋捉鳖,解锁“中国深度”。

如今,“国之重器”冷泉生态系统已纳入国家规划,为推动我国可燃冰开发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提供可靠科技保障。我国深海资源领域获批的首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已投入运营。极端海洋动态科考设施项目的前期工作也已启动。

制造业当家,当啃下“硬骨头”。

依托汽车产业发展基础,抢抓第三代半导体发展先机,南沙成为国内首个实现宽禁带半导体全产业链布局的地区。目前,专注车规级碳化硅芯片制造的企业芯粤能已完成一期厂房建设,将年产24万片碳化硅晶圆。以器件设计、封装见长的半导体企业芯聚能已投产,年产能近10万片碳化硅衬底晶片的南砂晶圆试投产,南沙还新引进了奕行智能、芯峰科技等代表项目,填补芯片研发设计领域空白。

正是满怀对星辰大海的向往,南沙方能点燃创新之火,继而照亮民族复兴之路。《南沙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南沙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的方向。国家给予的支持与厚望,让南沙的创新之火燃得更旺更亮。

布局“芯晨大海”产业集群

仰望星空,是为了更好地迈步。

在抢占产业制高点的征途上,南沙把对星辰大海的奔赴,转化成打造面向世界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芯”“晨”“大”“海”产业集群。南沙正加快发展“芯”片和集成电路研发制造为核心,以创新发展承载“晨”光和希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引领,以强化发展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汽车等“大”制造为根本,以聚力发展“海”洋经济、进一步对外开放为导向,力争到2025年,形成总规模达2万亿的产业集群。

风物长宜放眼量。在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方面,南沙靠前瞻眼光,也靠战略定力。

接连落地中科宇航和吉利科技集团全国唯一的商业航天总部——广东时空探索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国内首支商业航天专项基金空天通航基金后,南沙在国内商业航空领域可谓声名鹊起。然而,航空航天产业“零基础”的南沙,为何敢“上九天”?

“招商引资要敢于先行先试。”广州市南沙开发区投促局招商处室分管负责人苏敏坦言,几年前,虽然商业航天发展环境并不明朗,但南沙已率先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探讨共建中科院力学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当时就确认了新型研发机构和产业一同落户的方向。南沙希望通过以动态宽域高超声速风洞等大科学装置为支撑,完成集运载发射、卫星研制和航天应用于一体的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布局,打造起中国航天“第三极”。

如果说发展此前未曾涉足过的航空航天产业,是基于对科研成果产业转化的判断。那么瞄准芯片这一现代工业中的“冠顶明珠”,则来自一直以来支撑着广州南沙发展的先进制造业。

第三代半导体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推动着汽车产业加速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2022年,南沙的汽车制造业产值达到约2000亿元。在新能源领域,广汽集团首个深度混改项目巨湾技研项目动工,首批量产电池包已在南沙工厂下线,其XFC极速电池创造了最快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世界纪录,将带给新能源汽车“充电像加油一样”的新体验。融捷集团总投资超150亿元在南沙建设锂离子电池制造基地与研发中心、新能源电池装备及新型显示智造基地。广汽丰田在全国首个大规模量产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示范运营项目“南沙氢跑”加快落地运营。正是有了这样的产业基础,打造第三代半导体与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南沙更有底气。

高品质生活更有人气

诗意栖居,让人们留住乡愁记忆

南沙的征途,在星辰大海,也在烟火人间。

水是民生之本。在南沙万顷沙,一项深埋地下60米的浩大工程——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正在进行最后冲刺。对这个大湾区标志性项目工程而言,它不仅将奔腾的西江水引流进珠三角5000万人的生活,更以“挑战极限”的施工难度,全线在纵深40米至60米的地下空间建造输水管道,为大湾区未来发展预留下宝贵的地表和浅层地下空间。“把方便留给他人、把资源留给后代、把困难留给自己,这是我们工程的理念,也是我们建设者的初心。”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总经理杜灿阳说。

留住乡愁记忆。漫步在南沙水乡榄核镇,一边是农民、游客齐齐采摘,“买水果到果园”成为一种新时尚;一边是经过反复浸泡、染色、晾晒,与阳光、河水、泥土、草地等自然元素交织相融后,精雕细琢出香云纱的独特东方神韵。非遗与水乡文化绘就出“诗与远方”新画卷,也吸引了香港年轻人李柏亨到南沙创业。他用香云纱做汉服娃娃,编织起属于他们这一代人的“中国潮玩梦”。

对南沙而言,新城“新”变,不仅仅体现在新的开发建设上,更体现在规划建设理念的前瞻性和引领性上,体现在始终践行新发展理念,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植根于每一寸土地之上。

今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打造中心城区、南沙新区“双核”的概念,将按照“精明增长、精致城区、岭南特色、田园风格、中国气派”理念,加快开展新一轮南沙总体发展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把南沙建设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和新引擎。南沙将聚焦规划领域改革创新,加快推进未来城市试点,从“智慧高效、绿色低碳、韧性安全、活力宜居、文化繁荣”五大维度对未来城市试点进行规划部署,力争广东省未来城市建设综合实证试点在南沙落地。

未来之城,打造安居乐业心归处

未来之城,何以为家?

当城市建设越来越繁华,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如何造就“我心归处”的家园,成为许多城市开始思考的问题。《南沙方案》提出,南沙到2025年要成为港澳青年安居乐业的新家园,到2035年,区域内港澳居民数量显著提升。

虽然目前开放强度仅为23%,但广州对于南沙的开发建设,绝非盲目地“大干快上”,而是坚持以“绣花”功夫,做好南沙的精细化规划与建设,既保障公共基础设施、产业项目、重点民生项目用地,也合理布局“战略留白”,让南沙的开发建设更加高效集约、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这样一个“新家园”,如今正从蓝图变成现实——

经过5年的建设,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正式启用,这个呈“海鸥展翅”造型的智慧医院,建有医用直升机停机坪、拟建海上救治码头,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30分钟医疗救治圈”。随着首家港澳居民健康服务中心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院区启用,今后在广州工作生活的港澳籍居民及本地居民无需出境就能享受到港式医疗服务。

去年9月开学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如今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客人。校园内“红鸟日晷”的雕塑旁,天鹅游弋、水秀花香,随着今年将进行首批本科招生,广州校园将有更足的人气。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一路之隔,港式社区的规划建设同样独具匠心。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吴超介绍,港式社区体现了“水平+垂直”多元规划用地混合,并通过微气候模拟,优化建筑群落空间布局。

一个个精工细作的重点项目串珠成链,让一座品质之城雏形渐成。南沙图书馆不仅是全国首个城市AI图书馆,“刷脸”就能借书,还把图书馆开到“云端”,市民可以一边看书一边欣赏270°无敌江景。广州首座“近零能耗”公交站场建筑坐落在明珠湾的灵山岛尖,太阳能光伏板就能满足公交站场日常的运营需求……如今,南沙绿色生态廊道与组团式城市空间格局明显,“山城田江海”交织的美好人居空间形态初步显现,珠江口的万亩湿地成为候鸟天堂,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资源在这里加速集聚,南沙正焕发着全新的时代魅力。

诗意栖居的南沙,也为这里聚拢了越来越旺的人气。每逢假期或周末,从慧谷河畔到灵山岛尖,总能看见一串串帐篷,有人漫步,有人骑行,蓝天白云下,树影婆娑,江风徐徐,甚是惬意。回想2012年,南沙刚刚获批国家级新区之时的常住人口约为60余万人,如今,南沙的实际管理人口已经突破百万大关。

高水平开放更有底气

通经活络,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

在世界夜景卫星图上,粤港澳大湾区是灯光最璀璨的区域之一。随着交通骨架跨江海,南沙正化“制度之异”为“制度之利”,打造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

“全面恢复通关之后,回香港快多了!”香港青年黄裕媚2012年就从香港来到广州求学,2019年开始在南沙创业,如今又在南沙安了家,尽管“生意重心在这边”,但她仍然如“候鸟”一般每月都回香港一次看望家人。而作为广州市首批港澳籍公职人员的澳门青年刘延鑫,早已习惯了在南沙产业园管理局“跑工地”的日子。上个月,他专程抽空回澳门看车。他说,打算买车之后就申请“澳车北上”,今后来南沙也会更加方便。

如果说“硬联通”拉近了湾区城市之间的距离,“软联通”则打通三地的制度规则,进一步深化大湾区互联互通。当前,南沙正全力书写好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这篇大文章。

4月6日,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第一批20个典型案例公布,涵盖要素跨境流动、民生融合、营商环境领域。其中,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成立,深入推进粤港交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就是20个典型案例其中之一。事实上,咨委会的成立,推动了粤港两地多领域务实合作取得积极成果:两地专家共同谋划的港式国际化社区规划获批,内地首个非营利港人子弟学校广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开学;香港联合医务集团在南沙开设金牌全科诊所,患者可通过远程会诊形式连线香港医生,开具“港药”,使用国际保险直付服务。

心向世界,建设高水平开放门户

湾区之心向世界,伶仃洋已不“伶仃”。

从标准的追随者到规则的倡导者,从“湾区”的南沙到“世界”的南沙……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南沙将胸怀国际视野,携手港澳,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

从基于北斗导航建设的大湾区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南沙港四期投入运行,到大湾区崛起的世界级港口群,一个以广州南沙为中心、辐射泛珠三角的“海陆空铁”立体贸易物流枢纽正在加速形成,将实现海铁联运、通达全球。

正是这样的全球通达,南沙逐渐建立起“买全球、卖全球”应用场景的全球优品分拨中心,打造出实现跨境电商商品“来源可溯、去向可查”的全球溯源中心。去年年底,南沙口岸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更是首次突破1000亿元,约600家企业备案开展跨境电商业务,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在南沙建立了全国乃至亚太地区的分拨中心,跨境电商业务创新高地已成为南沙的“标签”之一。

当然,通达全球的远不止是货物。与世界对话,南沙还有更大的平台、更足的底气。

金融活水,助力南沙在全球范围进行资源配置。如今,南沙率先出台对标RCEP/CPTPP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试点措施,获批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气候投融资试点;南沙港区现已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单体港区,连接全球超百个国家和地区。随着“离岸贸易”新平台、新政策的相继落地,“离岸金融”将成为南沙外向型经济的新引擎。

人才流动,让南沙机遇与全球人才实现“双向奔赴”。《南沙方案》提出的港澳居民个人所得税、鼓励类行业15%企业所得税政策均已落地,南沙率先实行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试点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今年1月,正值南沙港澳居民个人所得税等政策首个申报期,首批10户企业享受了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减免金额近3亿元。

广州南沙,让我们看见一片承载使命的热土,一张满怀期许的蓝图,一座活力奔涌的新城,正以“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底气、“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紧迫感,拥抱未来、对话世界。在大湾区大未来中,拼出南沙大图景。(广州日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7头条 » 广州南沙:潮涌湾区逐浪高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