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青春的故事精彩纷呈,青春的答卷绚烂多彩。在扎根西部、建设边疆的接续奋斗中,一代代青年用坚毅的选择和务实的行动回答着“青年何谓”“青春何为”的人生考题。20年来,近50万名青年大学生志愿者远赴2000多个县市区旗,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他们把基层作为最好的课堂,把实践作为最好的老师,让个人奋斗“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蓝图”,青春之花在祖国西部灼灼绽放。
回望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大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向科学进军,向困难进军,向荒原进军;无数青年儿女挥别故土挺进西部,在广阔天地忘我劳动、艰苦创业,誓言“把青春献给祖国”。放眼当下,越来越多青年选择远赴边疆,在广袤山村为乡亲们排忧解难,在城乡社区为邻里们倾心服务,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当前,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广袤西部呈现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广大青年舞台宽广、大有可为,应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以理想信念为舵,在实践锻造中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火热的青春,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新时代青年要在现代化建设实践里,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用心探析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打破“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迷思,从内心深处厚植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四个自信”,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关键是坚持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民族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引导广大青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以初心使命为锚,矢志为强国建设添砖加瓦、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以涓滴“小我”成就澎湃“大我”,关键是以初心使命为锚,真正把为民情怀化为实际行动,拿出干货满满的“成绩单”,担负起“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使命。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党的光辉旗帜指引青年,用党的优良作风塑造青年,让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负、建功立业,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矢志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
以勤奋学习为帆,让日渐增长的本领为青春搏击注入永久能量。当代青年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不竭动力。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广大青年要做到既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又及时更新知识,既刻苦钻研理论又积极掌握技能。特别是在广袤西部的火热实践里,要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在深入群众过程中拜人民为师,把所学所长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同时,不断锤炼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中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
以艰苦奋斗为桨,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无数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实现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生逢盛世的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自找苦吃”的精气神,走进西部、身入基层,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以实干增进群众福祉。特别是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锻炼中增长工作本领、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
(作者:常华仁、曾明,分别系西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分中心助理研究员,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7头条 » 在祖国西部书写青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