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历史故事跃然“屏”上,高科技助力探寻文物的“秘密”,一块屏幕串联全市文旅资源……在四川,围绕数字文旅产业,政府完善相关标准,景区进行多元探索,多方合力,努力实现人在“云”端游、文物“云”中现、景区“云”上建。
三苏祠研发“文曲星苏轼”3D公益文化课程,向青少年讲述苏门家风故事;三星堆博物馆利用新型科技设备,进行考古勘探、文物保护;乐山智慧文旅指挥调度中心内,工作人员通过旅游云平台对景区的天气状况、客流量等进行监测……
近年来,围绕数字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四川省制定《智慧旅游景区建设规范》等数字文旅建设标准,探索景区数字化建设,加强文物数字化保护,提高管理数字化水平,努力提升文旅产业的“数字含量”。
数旅融合提升旅游体验
“为游客呈现见不着、不常见的风景”
一束光从投影仪投出,打在凹凸不平的巨幅铁纱网上,映出一块块石壁。石壁中,清泉蜿蜒流出,将黑白的山水染成鹅黄与墨绿。伴着潺潺流水和啾啾鸟鸣,画中人自山间小路走来。在“数游峨眉”体验中心,科技手段加持下,游客们可以欣赏到以清代诗人谭钟岳手绘的《峨山图说》为基础制作的“峨眉十景”动态山水画。
“能听到夜间的弹琴蛙鸣,欣赏峨眉的冬日雪景,看到几亿年间峨眉山的地质变化,云海、日出、杜鹃、灵猴仿佛就在身边,触手可及!”重庆游客李菲与朋友相约而来,只有一天的时间游览峨眉山,“数游峨眉”的体验弥补了她们时间紧张的遗憾。
为了达到这种“穿越时空”的游览体验,体验中心利用了虚拟现实、裸眼3D、全息成像等现代互动科技。“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峨眉的四时美景超越时空限制,为游客呈现见不着、不常见的风景。”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东说。
将声、光、电手段与景区已有文物结合,对文物进行活化展示,是四川省多地景区探索数字文旅产业发展的新方式。
乐山大佛景区,体验“夜游三江”项目的游客们看到,在光影动态演绎中,1300多年前海通禅师开凿大佛的景象“活”了起来。“了解了这段历史,大佛的形象更加鲜活生动了。”广西游客曹杰感叹。
在武侯祠博物馆“三顾茅庐”展区中,博物馆制作了水墨三维动画,吸引很多游客围在显示屏前。武侯祠博物馆的讲解员李志告诉我们,这种传统文化融合现代科技的新型布展模式很受观众认可。
3D展示、网络直播、720度虚拟漫游、虚拟博物馆、数字长卷……如果无法线下游览景点,各景区的“云端漫游”项目也能弥补人们一些遗憾。近年来,四川省在文旅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努力让文物“活”起来,多种“云端漫游”项目已在四川省部分博物馆、遗址地应用。
科技助力文物保护利用
“可以发现肉眼看不到的线索”
走进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大棚,迎面是一个个封闭的考古挖掘现场,旁边则是一排白色的活动板房。“这些白色的房间是考古大棚的文物应急保护平台,负责对刚出土的文物进行预处理。”三星堆管委会宣传推广部部长黄畅介绍:“如果说修复室是出土文物的‘医院’,那么这里就是它们的‘急诊室’。”
文物应急保护平台设有有机质文物应急保护室、微痕物应急保护室、应急检测分析室等专业工作室,配有充氮保湿箱、多光谱仪、色差仪等设备,可以对出土文物进行应急保护、残留物提取、微痕保护等。
2019年以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三星堆博物馆在三星堆祭祀区开展了系统、全面的考古勘探与发掘。在这次考古过程中,借助丝蛋白检测方法,考古人员在祭祀坑的灰烬层中,检测出了大量丝织物的存在痕迹。“借助现代科技,我们可以发现肉眼看不到的线索。”黄畅说。
四川省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普查结果显示,四川省共有可移动文物107.8万余件(套),不可移动文物6.5万余处。在数字技术的辅助下,四川省的部分文保单位通过数字化采集、保存、建模、重现,无损保存文物遗存的全景图、细节图以及剖面图等,为今后修复损毁文物、建筑等提供可依靠的原始资料。
2021年,安岳石窟研究院和浙江大学进行合作,综合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科技手段,实现了安岳石窟紫竹观音及整体石窟的数字化建模,并在2022年初等比例3D打印了一尊紫竹观音像,作为文物复制品在全国范围内展出。游客王先生说:“3D打印的复制品已经足够震撼,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安岳当地看一看。”
在四川博物院,工作人员利用三维技术,对馆藏战国铜编钟进行了高精度三维数据采集,并利用采集到的数据,模拟使用不同材质、不同手段的修复结果,为今后的实际修复筛选最佳技术方法和修复材质。
2022年,四川省文物局启动了文物科技创新项目评选活动,推广在关键技术研究、专用设备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的文物保护项目的经验做法,让科技创新助推文物保护利用。
数据推动景区“云”上建
“实现人在游、数在转、云在算”
数字文旅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数据驱动、科技支撑。结合当地文旅资源,开发特色文旅数据,形成一套成熟的管理体系,四川省进行了探索。
2016年,国家文物局授牌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为“全国三国文化研究中心”。以此为契机,武侯祠博物馆开始采集整理各类三国历史文物数据和馆藏文献,还对全国范围内的三国历史文化遗存点位进行实地调研考察,目前已实地考察点位共800余处。调研人员对每一个点位的地理位置、现状、历史沿革等都进行了记录,并附上资料图和实地拍摄照片,汇编形成“三国历史文化遗存数据库”。
“我们利用空间扫描设备对展厅进行扫描,采集数据生成立体实景图,并可实现720度旋转、缩放、结构分解、播放语音介绍等交互操作。”三苏祠博物馆副馆长周云容告诉记者,三苏祠对馆藏文物、古籍文献进行数字化扫描,将其录入馆藏文物信息管理系统,搭建数据平台,实现了数字化管理。
在旅游数据的收集与运用方面,乐山市打破景区间的限制,以城市为单位,打造了全省首个旅游云平台。
走进乐山智慧文旅指挥调度中心,一块18米宽、5米高的超大屏幕上,乐山市全域文旅数据地图映入眼帘。这个平台整合了乐山市全域56家景区景点、43所文图美博场馆、7823家餐饮酒店、359家旅行社的相关数据,通过一张地图串联全市的文旅资源。点击地图上的任意一个景区,就可以通过实时监控画面,了解景区实况;景区一周的文旅收入、游客画像、消费占比等数据也能随时调出。
“我们想通过旅游云平台,为景区大数据服务制定统一标准,规范智慧文旅建设,从而避免重复建设,降低景区、文博场馆及消费场所智慧化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真正实现人在游、数在转、云在算。”王东说。
为了让这朵“文旅云”飘得更远,目前乐山市已将此模式复制到了天津、大庆、温州等地,助力当地数字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另外,乐山市还在全力推进“万景上云”智慧工程,推动跨地域的数据共享和产业联合。
版式设计:张丹峰
本报记者 王明峰 崔杨臻
本报记者 王明峰 崔杨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7头条 » 有“云”千里来相会 数旅融合提升旅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