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天回医简”修复现场:文保人员用10余年“复活”“扁鹊医书”

【同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中心主任肖嶙

在我后面这些都是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竹简。老官山(汉墓)出土的“天回医简”是目前中国出土的唯一一部“扁鹊医书”。

【解说】5月6日,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中心内的“天回医简”文保现场,该中心主任肖嶙正在对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竹简进行清理。2012年,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老官山发现了西汉时期的墓葬,考古人员在3号墓中发现了大量医学简书,它们被称为“天回医简”。

【解说】“天回医简”因被证实是目前中国出土的唯一一部“扁鹊医书”而备受关注。肖嶙介绍,930支竹简在淤泥中埋藏了两千余年才得以面世,出土后的竹简软得像面条一样,其内部结构非常脆弱,文保工作开展十分艰难。

【同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中心主任肖嶙

2012年,老官山(汉墓)发掘出(竹简),我们文保人员也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在现场就发现一个烂木竹条的堆积。我们高度怀疑这个堆积是竹简,所以我们就在2012年中秋节那一天,把它整体打包,提(取)到了实验室进行实验室的清理。竹简在考古现场的话,经过地下两三千年的埋藏,它就变成了一堆黑乎乎的“烂泥”堆积,就是烂木条(样)堆积。如果缺乏经验的话,很难辨识这是竹简。拿到实验室以后,我们从表面剥离了一根(竹)简,把它放到这个盘子里面,表面进行了清理以后然后进行脱色,它的文字就显现出来了,当时大家都非常地兴奋。

【解说】在开展文保工作的同时,工作人员及时将书简影像资料提供给古文字专家同步开展研究。近日,“天回医简”的内容被整理为《脉书·上经》《脉书·下经》《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经脉》《疗马书》等8部医书出版,涉及医学理论、治法、成方制剂文献等内容,构成了一门系统的医学体系。

【同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中心主任肖嶙

竹简里面出土最珍贵的就是一部扁鹊的医书,而且里面出现了“敝昔”两个字,“敝昔”就是扁鹊。所以这批(竹)简非常重要,它应该说是一个“历史的讲解员”,(竹)简上面的每一个字都非常非常的重要。所以在最早的清理工作,或者包括在信息采集方面,我们都是非常地小心,而且首次采用了计算机的正射影像进行信息的采集,把(竹)简的叠压关系记录清楚,脱色了以后拍摄到了更清晰的红外照片,对后期释文整理的话,奠定了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

【解说】历经10余年,“天回医简”的保护修复这才“曙光初现”。肖嶙透露,仅分离竹简、清理其表面淤泥等工作就耗时数年,而浸泡释污、脱水加固、干燥定形、粘接修复等步骤平均也需要至少半年。

【同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中心主任肖嶙

前期我们已经把每一支(竹)简绑在玻璃片上,用湿线绑在玻璃片上,再进行最后的清洗。清洗完以后放到试管里面,然后用加固剂进行脱水加固。脱水加固完了以后,后面还有干燥矫形、粘接保护。这些工作做完以后,这批(竹)简预计可能在两年以后,会在博物馆里面进行展示。

陈选斌 成都报道

责任编辑:【吉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7头条 » 探访“天回医简”修复现场:文保人员用10余年“复活”“扁鹊医书”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