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太平——千早城攻防战

一如惯例,得知畿内战火再起的镰仓,又一次召集东国势力西上(也是最后一次了),总兵力由五万直线上升为三十万七千五百余骑,参战的北条一族御家人大小名共计一百三十二名。

大军分为三路,分别攻击三个反幕军据点:第一路攻击河内赤坂城,总大将阿曾沼远江弹正少弼治时,军务奉行长崎四郎左卫门尉高贞,本军加上摄津、河内、和泉、加贺、丹波、淡路的部队共十一万;第二路经奈良路攻击金刚山(千早城),总大将大佛陆奥右马助家时(其弟大佛高直),军奉行工藤二郎右卫门尉高景,率领新田(就是新田义贞一族,他也参加了三方联军作战)、里见、丰岛、神泽、藤田、饱间等势力共八万八千;第三路经纪伊路攻击吉野山,总大将名越远江入道宗教(《太平记》中记的是二阶堂出羽入道道蕴),军奉行安东藤内左卫门入道元光,率领佐贺、江户、大胡、重原、伊野、高山、莲、伊南等势力共十二万。三路部队在二月初同时进军。

在出发之前对全军发布了几个布告,其中有两条是:

能将大塔宫(护良亲王)逮捕或诛杀的,不论身份贵贱,赐予近江国麻生庄;

能够诛杀楠木正成的赐予丹后国船井庄。

幕府以为这样做可以刺激士卒们的斗志,也期待楠木正成的部下中出现背叛者。可实际上幕军武士们对幕府是否能兑现承诺的封赏已是持怀疑态度,相反楠木正成的几百个部队成员都是正成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因为共同的志向而团结起来,与幕军的乌合之众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幕府的如意算盘是肯定要落空的。

攻击吉野的一路大军于二月中旬对吉野展开了猛烈的进攻。吉野山和笠置山一样是险峻的岩石,以护良亲王为大将的倒幕部队在山顶上筑城对抗幕军。

吉野山

这里有一段护良亲王清点兵力时的对话:

护良:“敌人七万之众,我们呢?”

属下:“从十津川跟随而来的五百五十人,吉野的僧徒共四百五十人。”

护良:“合起来就是一千了。”

“吉野、宇智、南葛城、磯城、高市、宇陀的乡士共三百人。”

“纪伊、伊势、河内、和泉赶来的有三百人五十人。”

“好,写上。”

“啊,今天仍有人陆续赶来,估计会有四百……”

护良:“总共呢?”

“一千七百了。”

“还有,高野、熊野、多武峰、初濑、永久寺和松尾寺也有僧徒赶来。”

“对,还有二百五十名。”

护良:“二百五十,一千七百,差一点就两千啦!”

“是一千九百五十……”

人数虽少但都是忠义武勇之士。幕军也知道只靠正面攻击获胜必然伤之惨重,于是先通过一个叫岩菊丸的吉野人摸清了吉野山的地理情况,然后组织了一个由步兵组成的别动队,从背后的金峰山迂回到了吉野山深处的大塔宫本阵藏王堂。本阵被突袭,危在旦夕,护良亲王决定和大家开一次最后的酒宴后出阵决一死战,这时他忠义的部下村上义光挺身而出,自愿担任护良亲王的影武者。最后,护良亲王逃出重围躲入高野山,村上义光自杀身亡,吉野山陷落。

阿曾治时部队对赤坂的攻略在二月二十二日展开。虽然此时已不是楠木正成亲自防守,但先前正成对赤坂城的一番改修使其更加易守难攻,不然怎能叫做“楠木本城”呢?双方第一次交手,幕府军就死伤惨重:任先锋的本间九郎资贞和他的儿子一起战死,七十几个族人负伤,部下百余人战死,须山一族八十余人中的六十一人负伤,四个一门众战死;接下来的猪吴一族十一人战死,六十余人负伤;人见一族主从十四人全部战死……

从这些伤亡数字可以想象到当时战斗的惨烈程度,我们在赞叹楠木正成守城策略高明、部下团结顽强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坂东武士义无返顾的武勇精神啊!

幕府军在失败后开始冷静下来,对赤坂城仔细探察了一番后发现从城外引水入城所用的水管。没有水喝是否比缺粮更惨呢?于是城内的供水被断绝了,守城的正成部将平野将监只好带着大伙开城投降。二月二十八日,赤坂城陷落,幕府方战死人数一千八百余人,投降的楠木将士在送往京都后也被全部斩首。

分成三路的幕府军有两路都完成了“任务”,现在只剩下楠木正成防守的“千剑破城”——千早城了。二月末,三方幕府大军齐集金刚山脚下,开始了总攻击!

千早城迹

另外在镰仓,内管领长崎高资不断的向北条高时进言让刚刚打完战回来的足利高氏和名越高家两个去剿灭除千早之外的叛军,说是要让高氏和三方大军总大将大佛家时两人互相竞争加快平定速度,实际上恐怕是想趁机蚕食高氏的下野国地盘。

(这个长崎高资可算是有权有势,其父是前内管领长崎高纲,是讨伐了安达泰盛辅幼主北条贞时的平赖纲的弟弟平光纲之子。长崎高纲辅佐北条高时执权,到老年时又将内管领的位置让给了儿子高资,自己称元喜入道。长崎高资更甚其父,专横到了极限,施行恶政,而且经常连北条高时的命令也不听从。史书上说高时如何如何坏,可能有大半是长崎父子在背后操纵使然。)

足利高氏本来就欲反北条而代之,现在又带病为亡父贞氏操办后事,自然是不乐意,但被逼于无奈,只有写了誓书,留下家眷(妻登子、子千寿王)于三月二十七日出征。北条高时非常高兴,在高氏临行前赠给他一面足利先组源义家的白旗,黄金太刀一把,名马十匹,并为高氏的坐骑换了一个白覆轮马鞍。跟随高氏出征的有其弟足利直义,上杉、吉良、仁木、细川、今川、荒川等一门族人与三十二个侍大将、四十三个家将。名越高家的部队也在同一时间内上洛,后来在对赤松范氏的久我绳手之战中被一箭射中眉心而死,此是后话。

足利高氏上洛

楠木正成的千早城攻防战和足利高氏的京都攻击战、新田义贞的镰仓攻击战合为灭亡镰仓幕府的最重要战役,千早的坚守更为后两者提供了时机、创造了条件,使倒幕方由劣势转为优势,从而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自从楠木正成举兵,再次点燃武力倒幕的导火线后,西国各地的反幕府组织相继举兵,在隐岐岛的后醍醐虽然与世隔绝,但通过护良亲王送来的密信也了解到局势的转机。1333年元弘三年闰二月二十四日(三月底)的清晨,后醍醐和千种忠显两个按照事先商议好的计划乘着小船逃出了隐岐,在傍晚时分到达伯耆的名和凑,当地的土豪名和长年早已在这里等候迎接。名和一族决心拥护天皇,于船上山筑城举兵,在和赶来镇压的守护佐佐木清高和佐佐木昌纲的战斗中,天皇一方侥幸获胜,从而站稳了脚跟。后醍醐传檄天下,召告四方,“共讨朝敌”,西国的武士开始动摇了,一批志愿者陆续加入到船上山军势的行列中。此时由天皇在后坐阵,名和长年为总军师谋划战术战略,千种忠显为先阵大将的一路倒幕军团沿山阴道向京都进发!

分析一下正成和护良长期以来的“三步走”作战方案:第一步是由正成攻击赤坂城举兵;第二步是在吉野和金刚山地区迎击敌人,牵制住幕府大军,再趁机安排救出后醍醐天皇;第三步是打持久战和游击战,使远征军疲惫不堪,丧失战斗意志,由天皇和护良鼓动各地势力举兵,并期待有一批“黑马”冲击关东镰仓腹地!套用正成的一句话:“我在西边的战斗好比是用刺刀扎伤敌人,但还需要一个人将其一蹴而溃!”到现在第一、二步皆已完成,第三步正在进行中,但由谁来扮演“黑马”的角色呢?正成和护良心里还没有底,原先考虑的人选是甲斐的岩松经家和奥州的结城宗广并已经谴使前去,但时至今日……

有一天,千早城南边的密林中突然来了两个人,一个是楠木正成的大将也是正成的义兄南江正忠,另一个是由正忠引见来的上野国豪族新田义贞的帐下执事船田义昌!新田是八幡太郎源义家的十代嫡流,随着大佛家时的一路大军进京作战,而派遣船田作为使者出使“敌阵”竟然是为了响应天皇纶旨、联合正成倒幕的——新田义贞准备托病乞假返回上野,在上野国举兵攻入镰仓!众人谈得非常投机,最后决定由正忠代表正成,带着正成的亲笔书信赶赴新田领地协助共同作战。

攻击镰仓的战略终于有了一点进展了,正成和护良长久以来紧绷着的脸上也头一次露出了笑容。“今晚可能会梦见主上(后醍醐)平安返回京都的情景吧!”护良说。是啊!千早的楠木正成、九州的菊池武时、伯耆的名和长年、千种忠显、播磨的赤松则村、东边的新田义贞、上洛途中的足利高氏……这个梦会实现的吧!

转入正题,千早城攻防战!

千剑破城,城如其名,是一座天然的要塞!“城东西两侧是万丈深谷,常人断难度过;南北两侧则紧靠着金刚山的峭壁。”幕府大军立下了豪语:“高不过二町,方圆不过一里,这样的小城怎能攻不下呢?”(《太平记》)

关东大军和后来陆续加入的从九州、四国动员来的幕府军队将城团团围住,包围圈竟延续了三四里之多,总兵力号称“百万”!(三、四十万吧)护良语:“全日本的军队都集中到畿内来拉,这下楠木正成的计略智谋就要闻名于天下了。”正成语:“如此庞大的部队要是长期滞留在这里,当地的大名就得破产喽,敌人空荡的后方也会发生变化吧!目标是持久战,咱们拭目以待!”

战斗刚刚开始,一批不知道正成手段的贪功冒进者带头闯入了楠木军的“结界范围”,赤坂城的一幕好像又要上演了。不过这次准备攀爬城壁的士兵们举起了事先准备好的——盾牌(大木板),用它互住了脑袋,有恃无恐的向上爬。可惜只能起到掩耳盗铃的作用吧——大石头,一块块具有初速度加上重力加速度的大石头,无情的砸了下来,木盾立刻被击得粉碎,攻城士兵又赤裸裸的暴露在矢石之下。被砸的、中箭的,一日下来竟有五、六千人!军务奉行长崎高贞清点受伤、战死人数,才发现三日间损失十二个右笔(官职名),急忙传令全军:“今后如有不听总大将命令私自出战的将加以严惩。”

全力强攻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幕府军头头们又开始动些小脑筋了。攻击赤坂城一路的幕军头头对攻击千早城的头头大佛家时说:“前几天我们能攻下赤坂城立下功勋就是因为断了城里的水路使其自动投降。现在千早城的水供给一定很困难,需要定期到东边的谷川去取水,我们可以派一个精明能干的,袭了他们的供水军,断了水源,千早亦指日可破。”于是经过商议,名越越前守就被选出担任这个“精明能干”的角色。

楠木正成足智多谋,一早就考虑好了持久战的水供给问题。他曾经派遣野武士登上金刚峰峭壁,找到了五处隐秘的水源,这样一天就可以取得五石水。但是如果天气炎热饮水增多,加上合战当中为扑灭火矢的用水,这些水还是不够用的,所以正成已准备了二、三百个大水槽放置在屋檐的排水管下接收雨水,五、六十天下来,用水的问题算是基本解决了。于是将计就计,派出几个小兵假作到川边取水,引出名越的三千部队来,然后正成的骑兵队趁着夜幕冲出城来突击其后,名越越前守败逃,正成也不深追,拾了敌人慌乱中丢下的战旗就引兵回城了。

第二天早晨,千早城正上立起了三面“伞纹”大旗,旗面被揭得高高的,还有武士齐声呐喊:“这就是名越殿的大旗啊,上头的纹章可不是别人能随便使用的,姓名越的都快点来参拜啊!”刚烈的坂东武士如何受得了这样的侮辱,眼睛都快瞪出来了。“剖腹也洗不清了,让我们决一死战吧!!”名越一族五千人抱着必死的信念冒着矢石冲向千早城。冲!冲!冲!躲过了落石,闪开了箭矢,攀上了城墙,一时间城上似乎没了动静……“唏唏唆唆……”突然一棵接一棵的巨木水平的从城上落下,当场有四、五百人被砸死砸伤,想起来要逃的也已经来不及了,倒在了乱箭之下。就这样又结束了一个回合……

军奉行长崎高贞再次传令:“力攻伤亡太重,全军停止攻击,转为兵粮战法。”一方面,大军从上洛以来一直马不停蹄疲于奔命,得休息休息;另一方面,士兵们的战意已被对楠木正成的恐怖感所代替……所以,大家轻松一下吧!连歌师被请来了,并且还要在全军展开“一万句连歌”活动。于是幕府军在休闲中度过了几日,双方也相安无事,千早城里的防备似乎也有所松懈。

有一天晚上,楠木军趁着夜幕,把二、三十个穿甲戴盔的稻草人摆放在千早城前陡峻的山坡上,并在前面打下木桩作为防御工事,五百士兵埋伏其后,然后故意大声谈笑。天刚破晓,又突然擂起了战鼓,大声喊着:“出城作战,把敌人赶进地狱吧!”幕府军以为千早守兵攻下山来了,急急忙忙整队迎击,朦胧之间看不清楚,就朝着假人部队的方向冲过去。楠木军先是乱射了一阵就留下稻草人回程去了,不知情的幕军士卒还咬牙切齿的奔上来,待到他们全部进入杀伤半径以内,正成一声令下——大石头,一块块什么什么的大石头,再次狂轰烂炸,砸死三百余人,半生不死者五百余人。其间也有极为顽强的武士,一步不退的冲到了稻草人面前,定睛一看,………(无言)。从此幕军得了“假人恐惧症”,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幕府军中都是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势力的武士,时而会有因为打牌引发口角并导致恶性群架的事件发生,内部的恩怨仇杀,死伤也有二百人以上。

到了闰三月四日(四月初),突然有使者从镰仓送来了一封信:“将合战截止的日期送回。”几个总大将这才慌乱起来,立刻召开评定会议商议破城之计。最后得出了结论:“在我方的阵地和敌城之间的深谷之上架起桥梁,从桥上度过,攻入城中。”定下了战略计划就要开始施行,先从京都征集了五百余名的木工,再在山中选取直半八九寸的,做成宽一丈五尺、长二十丈的长梯;并且还需要二、三千根的粗绳子,用滑车把梯子立起再架到对岸。

工程巨大但终于完成了,五六千名勇敢的武士被选出来作为前锋过桥,大家都美滋滋的想:“这回可以攻下千早了吧。”而就在对岸,正成率领部队把松脂扔到桥上,铺成厚厚的一层,然后投上“水弹”(油包),看到幕军攻到一半时就放火烧桥,猛烈的火势加上数前人的重量,桥很快就折断了,连人带桥统统掉进了谷底……

千早攻防战期间还有吉野、十津川、宇陀、宇智一带的野武士七千余人受大塔宫的命令游击作战于围攻千早的幕府大军后方,切断敌军的粮食补给。想用兵粮攻城的幕军自己反倒粮食紧缺,一些无心恋战的士兵就纷纷结伙逃走,而在路上就遇上了埋伏在此的野武士,大部分都丢了性命,还有一些被抢了马、铠甲、刀箭,剥光了衣裳然后放生,所以到后期每天都会看到几个赤身露体的人狼狈不堪的向四方逃散。

关于攻防战的过程,大致上就是这样,其间打了停,停了打,从二月底到五月初坚持了两个月的时间,直到五月七日足利、赤松、千种三方联军攻陷六波罗,围攻千早的幕军才开始全军撤退,千早城得以解围。楠木正成率军出城讨敌并迎接从伯耆回来的后醍醐天皇一行,这就是六月初的事了。

镰仓时代及其以前极少有城郭攻防战,大多是传统的平原骑马战术辅以大将的一骑讨战法。这样的战法在两次蒙古袭来对蒙古大军集团战法时就吃了大亏。到了应仁文明之乱进入战国时代以后,战争才逐渐转为足轻为主的兵团战,铁炮的传入和筑城的发展也使得战略战术异常丰富起来。而在此时的南北朝时的城还多是山城,修筑在险峻的山崖天堑之上,易守难攻,普通的骑马突击、一骑打都无法发挥效用。加上楠木正成组织的野武士等步兵小部队在山林之间神出鬼没的游击战;发挥自身“土豪恶党”的优势,广泛发动群众,进行资源补给和封锁敌方的补给这些都是千早城得以坚守的原因,当然主要还得归功于楠木正成的正确统率和高超智谋。同时这或许也可以反映出当时东国和西国在战术上的不同之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7头条 » 南北太平——千早城攻防战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