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泸州餐饮界的扛把子,泸州厨师的黄埔军校,它叫泸州餐厅

特别说明:文章中展示的菜品图片跟泸州餐厅没有关系。

其实作为一名八零后,虽然跟泸州餐厅街对面共同生活了14年,对它的了解并不多。而后来的九零后、零零后就更不必说了。

今天泸州本地餐厅或者叫餐馆,还在做而且时间比较久的,先不说在泸州人自己心目中这些餐馆到底地位如何,但是还是大多数知道的,比如:贵丰园、裕红阁、金民居、海天,又一村、高升楼、还有小聚仙和船山楼不晓得还有没有,当然我肯定没有写完,泸州那么多餐厅,没去过的不少,而且最近这些年不太喜欢在外吃饭。

但是始终对这个泸州餐厅有些兴趣。大概是因为它历史比较久了,不管还是不是最初那一批人在经营,至今还几经沉浮依然存在。

从地方到民营,从集体再到承包,它大概经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革,曾经属于泸州饮食服务公司吧,也不晓得说得对不。这里有新中国以后泸州最早的餐饮培训基地,可以说,七八十年代有一批杰出的厨艺人才,从这里培养出来,而且不是今天那种三个月就敢下厨的全凭胆子大,加上各种味道添加剂,以及今天一部分人吃不来东西,有喜欢吃快节奏餐饮的人所追捧的味道。泸州餐厅一度是泸州餐饮界的蓝翔技校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泸州餐饮界的黄埔军校。

那么,这个泸州餐厅位于哪里呢?就在市府路东端左拐的慈善路上,按照沽酒客自己的理解它应该属于慈善路,但是也有老一辈人喜欢叫市府路那个泸州餐厅。

时间倒退回,1955年的8月,泸州餐厅成立,它当时是泸州的第三家国营饭店(建国初期的泸州还有五星饭店、公共食堂两家国营饭店,但是沽酒客不知道,也是查了资料询问了老辈子们才晓得的。)

老辈子说,当年还请了书法家题写匾额“泸州餐厅”,据说这块匾额至今仍挂在大厅正墙上。另一块写着“为人民服务”的额挂在大厅内,顾客进门就能看到,昭示着餐厅的服务宗旨。可惜沽酒客这几天忙,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没有时间去拍照,也不知道他们还是不是跟老辈子说的一样。毕竟老一辈人也好久没去了。

为什么当年泸州餐厅会比较厉害,沽酒客寻思原因是因为,当时它后面就是当年的泸州市政府,餐厅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负责市政务会议人员和外来宾客的就餐,也接待普通市民。你想自然就比一般的大众馆子要档次高一点,而也因为这种因素的存在,自然就要求它的厨艺素质不能歪了。也造就了它几十年的荣耀。

那时,泸州市民儿女婚嫁能在泸州餐厅摆上几桌十几桌招待亲朋,是十分引以为自豪的事情。不过再到沽酒客结婚的时候,泸州有名气的餐厅,显然泸州餐厅还排不上号了。

但是很有意思,当年因为不知道要早定酒席,临近结婚时期才定,所以鬼使神差地去了泸州餐厅,小时候反而去吃得少,家对面的这家餐厅,居然成为了结婚的见证,而且当时运气还不错,一直不怎么样的它,遇到有人重新包装,刚刚新装修完毕,从各方面有所提升,也算满足自己的一点小虚荣,宾客也比较满意,而且从老资格来谈,大家也赞许。

当然或许是因为新婚都说吉利话,这事也不要太当真,毕竟当时如果能订到更好的,以当年我好面子的态度,肯定会选择更好的,今天看来,是很荒唐的行为。比你比得完啊。

老一辈人说,在过去,泸州各县常年派人到泸州餐厅参加培训,餐厅各位名厨自编教材,边讲课边上灶为学员做示范,培养了大批厨艺人,现在60岁以上的泸州人提起这件事,还对那些名厨佩服不已。

泸州餐厅因此也曾叫“泸州培训餐厅”。如今,五星饭店、公共食堂早已退出泸州市民的视线,泸州餐厅却历经65多年的风雨,泸州餐厅虽然经过不少变迁,但是它依然是泸州叫得响亮的地方,当然如何可以,我想它还需要一个真的有见地和实力的人来再度提升,当然这些题外话,就不啰嗦了。

泸州餐厅从国营到了股份再有没有其他,沽酒客也不清楚,当年这里汇集了几代泸州名厨,今天说出来老一辈人一定知道,比如:热菜的赵云生、游洪太、蒋锡如、李少清、刘子荣、毛树云;做凉菜的林绍章、王廷良;做点心的白子清等。

特别是毛树云先生,即便今天,泸州厨师不说清一色嘛,至少百分之六七十要是自己是毛派弟子。

这些对于沽酒客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不说行业人士。我一直想自己是一个消费者。其实我对泸州餐厅的印象,主要来自于当年读书早期去吃早餐,它那个杂酱面一直有一股烟子气息,搞不清楚。但是记得卖的燕窝丝和花卷安逸得很。不要问我啥子是燕窝丝和花卷,燕窝丝加了一些甜颗粒的东西,专业人士知道,花卷没有,有椒盐味道和甜味,反正我觉得差不多,个人不喜欢吃白生生的馒头,燕窝丝和花卷还可以。

再有的印象就是那个夏天门口的冰激凌机器,五毛一杯,我妈要是给我买一杯,我会吃到它化成水,哈哈,舍不得。

至于里面有啥子名菜,对不起我这个岁数的人,没有办法告诉你,等看到这篇文章的老辈子能不能补充。你想,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沽酒客一个娃儿,大人吃饭下馆子都难得,而且不想今天,好多都是婆娘儿女一群党的带起,那会的父母一来不好意,二来讲规矩,三来嫌弃带娃儿麻烦,少有跟着吃的。

不过里面什么:甜黄菜、烘蛋、豆瓣坨鱼、蚂蚁上树、瓦块鱼之类的老川菜还是知道的。

时代发展到了今天,泸州餐厅肯定这个时候不如以前辉煌,但是应该也承载了几代泸州人的记忆,今天胡乱写一写,你当李伯清的散打评书来看,那些爱说我逻辑性不强的,那是你们爱好八股,起承转合,什么是好文章,没有技巧性,就是跟各位想朋友一样聊天,沽酒客可不喜欢教育谁,没那个资格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7头条 » 曾是泸州餐饮界的扛把子,泸州厨师的黄埔军校,它叫泸州餐厅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