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中国国家博物馆玉器展厅(一)

中国古代玉器艺术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走上圣坛——礼玉

祭祀与权威

商代甲骨文“礼”字(上图所示),包括两个象形的部分,下边的“豆”表示盛放祭品的容器,上边的“曲”表示在器皿中有两串玉器。自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神权巫术主宰社会,这个字形象地说明了“礼”事神致福的原意以及玉器用于祭祀天地神鬼的礼仪功能。

玉的硬度远高于一般岩石,加工费力耗时,只有拥有权威的人才能够支配大量人力为他们制作数量众多、精美贵重的玉器,因此,玉器也是权力、地位和财富的标志。

红山文化:年代约在公元前4700年至前2900年,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的西辽河和辽宁西部的大凌河流域。其玉器多采用岫玉,在积石冢墓或祭祀遗址内成套出土,造型以几何形和动物形为主体,并有幻想神灵形象及装饰玉器等,器表多不加装饰,只有少量线纹雕刻或边缘呈刃形的凹槽,构成其玉器文化的鲜明特色。

▲ 卷龙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

▲ 卷龙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

▲ 蝉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

▲ 神面形佩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

▲ 壁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

▲ 双联壁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年代约公元前3300年至前2200年,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的太湖及杭州湾地区。其玉器多采用太湖附近的软玉为原料,代表器物有琮、壁、钺和梳背等。器面多以细如丝的阴刻线进行勾勒,图案有神徽、云纹及动物纹形饰。贵族墓葬内常见以大量的壁和琮等组合构成的陪葬品。与发达玉器相对应,良渚文化还有高规格祭坛及礼仪性建筑

▲ 神面纹琮 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

▲ 神面纹琮 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

▲ 壁 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

▲ 壁 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

▲ 梳背 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

▲ 镯 新石器时代 良渚山文化

石家河文化:年代约在公元前2500年至前2200年,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江汉平原。其玉器多采用独山玉为原料,造型以几何形、人物和动物形象为主,面部表情庄重威严,通常代表不同的神秘寓意,具有礼仪用器的功能。此外也有刀、钺、牙璋、琮、壁等礼仪用器。

▲ 虎头 新石器时代 石家河文化

▲ 龙形饰 新石器时代 石家河文化

▲ 鸟首璜形饰 新石器时代 石家河文化

▲ 蝉形佩 新石器时代 石家河文化

▲ 人面形饰 新石器时代 石家河文化

▲ 凤形佩 新石器时代 石家河文化

大汶口文化:年代约在公元前4200年至前2500年,主要分布在山东境内及江苏、安徽北部。大汶口文化晚期玉器数量比较丰富,主要为礼仪用器和装饰品等。

▲ 鞍形饰 新石器时代 大汶口文化

▲ 三牙壁 新石器时代 大汶口文化

▲ 三牙壁 新石器时代 大汶口文化

龙山文化:年代约公元前2500年至2000年,分布范围与大汶口文化大体相同。玉器多采用黄绿色玉和墨玉为原料,象征政府和军事权力的戈、刀、钺、斧、戚等玉器增多,也见圭、璋和牙壁等礼仪用器。纹饰多为线刻,其中的饕餮纹与商代青铜器同类纹饰非常近似。鸟的造型和图案也比较多见,可能与龙山文化的尚鸟习俗有关。

▲ 钺 新石器时代 龙山文化

▲ 兽面纹琮 新石器时代 龙山文化

▲ 三牙壁 新石器时代 龙山文化

▲ 环形饰 新石器时代 龙山文化

▲ 环形饰 新石器时代 龙山文化

【妇好墓出土玉器】:墓主人妇好是商代第23王武丁的配偶,拥有较高的军权,主持祭祀活动。该墓出土随葬器物近2000件,其中玉器达755件。这些玉器除祭祀、仪仗用器外,主要是供玩赏的小型动物玉雕和装饰品,多为和田玉,也有少许岫岩玉和独山玉。玉雕显示了当时对玉料的选择、开料和琢磨技术已具有相当水平,是商代玉器的代表。

▲ 弦纹琮

▲ 凤鸟纹石磐

▲ 兽面纹刀

▲ 兽面纹斧

▲ 锥形器

▲ 柄形器

▲ 凤鸟形双援戈

▲ 弦纹戈

▲ 四孔刀

▲ 锛

▲ 牙璋

▲ 左:鴞 右:怪鸟

▲ 熊

▲ 人头像

▲ 龙形玦

▲ 蛙

▲ 凤冠人像

▲ 高冠凤鸟佩

▲ 虎 商代

▲ 鱼 商代

▲ 鸟形佩 商代晚期 1953年河南安阳大司空村出土

▲ 蝙蝠 商代早期

▲ 蝉 商代晚期

▲ 鸟形佩 商代

▲ 弦纹刻刀 商晚期 1950年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

▲ 弦纹管饰 商代

▲ 弦纹璜 新石器时代

▲ 兽面纹饰件 商代

▲ 牛形管饰 商代

▲ 玦 新时期时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7头条 » 展览 中国国家博物馆玉器展厅(一)

赞 (0)